(三)、練內功拼的是“耐力”、“匠心”和“理性創新”
做醬酒沒有實力不行,但實力通過耐力體現。茅臺的價值,那是歲月,再有錢也買不來時間。如果說,五年前的“今天”決定了今天,今天又決定了五年后的“今天”。醬酒考量的是資本的耐力和企業家的情懷。順勢而為司空見慣,逆勢而上才是考驗。
工匠精神就是匠心。崇本守道、內外兼修,把精致做到極致才談得上匠心。創新也要符合邏輯有邊界,看看這幾年的折騰,無論是行業內外,凡是脫離了商業本質的所謂的創新,如廠家劍走偏鋒似的產品創新,各種預調酒大多不了了之。商家各種概念似的營銷炒作大多曇花一現。
回歸本質、尊重規律、合理利潤、老老實實為商和消費者服務,再次成為喧囂后的共識。無論是廠還是商的創新,必須圍繞三個問題展開: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提高效率、要么提升服務。無論概念多花哨,這三個問題的解決才是王道。
(四)、為了人、依靠人、滿足人、發展人才是第一生產力
人類社會是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中前進的,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的剝削更多的是強調工人的體力勞動。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前提就是對腦力勞動的充分認可。如果說體力勞動更多的是命令和執行,那么腦力勞動更多的是誘導和激發;蛘哒f,體力勞動是要我做,腦力勞動是我要做。
如何將“讓我做”轉換成“我要做”?答案是利益。馬克思的資本論本質上就是利益論,既包括物質利益,也包括精神利益。因為利益決定,老板和職業經理人的腦力勞動是不一樣的。夫妻直接經營煙酒店和職業店長經營煙酒店是不一樣的,無論是腦力勞動的程度還是經營的效益。
用利益共享和激發人的內驅力,讓每個人的每個細胞的活力充分涌流,從而迸發出超出想象的生產力。
生產力解決的是效率問題,生產關系要解決公平問題。就像國家一樣,市場經濟解決效率,社會主義解決公平。無論你是廠家還是商家,先從這個事做起,從公司內部的每一名員工做起,遠遠超出技術創新的力量。
效率和公平,創造屬于每一個相關利益人的價值,充分發揮涉及“廠、商和消費者”的積極性,白酒行業要建立基于人格尊嚴的“廠、商、消費者”的命運共同體。
(五)、白酒行業要創建基于集體人格尊嚴的命運共同體
自然環境:環境友好可持續。涵蓋整個產業鏈,廠、商、供應商、經銷商、物流商、消費者。一個都不會少,一個也跑不了。你不愛綠水青山,就沒有金山銀山。
商業生態:誠信包容、和諧共生。行業內的開放相擁,茅臺和一線名酒作了表率。廠與商、長與廠、商與商、廠商與消費者,創造誠為乾、信為坤、共創共享為太極的生態圈。
社會生態:能量正向、形象正面。就業、稅收、美好生活貢獻度,擁抱真善美,遠離假惡丑,在全社會建立造就人、賣酒人、喝酒人的集體人格尊嚴。即便不能享有老師一樣的榮光,起碼得持續提升行業的尊嚴。
大家的事大家辦,大家的事商量著辦。不僅要有認識論,還要有方法論,重要的是實踐論。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業,路要去走才能開辟通途。
編后:張春新博士的演講是不是很精彩?很深刻?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已經做了回答。正是由于一批優秀領導人的努力,白酒產業才勃勃生機。會上,為了表彰和肯定這些優秀的領導者,主辦方還現場頒發了“中國酒業品類建設功勛獎”,張春新博士以自己的努力和成績獲得了此次獎項,可謂實至名歸。在他的帶領下,國臺酒業一定會迎來新的跨越,成為醬酒品類卓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