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茅臺酒的經銷商,在全國數以千計,但是有這么一位卻是不得不提的。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與茅臺接觸,歷經三十多年的親密合作,如今儼然已經成為與茅臺并肩協作的最緊密的伙伴,連茅臺集團名譽董事長季克良先生每次到訪山東都會與這位經銷商會面,其他各階層茅臺領導對這位經銷商也是待若上賓,尊敬有加。早些年的茅臺經銷商大會,他也總是作為重要代表上臺發言。因為在茅臺的發展歷程中,這位資歷深厚的經銷商見證了茅臺的成長歷程,并為茅臺在省外市場的開拓立下汗馬功勞。他是值得茅臺尊敬的人,同樣也是值得我們從業人士尊敬的人。
如今,已過耳順之年的他依舊在為茅臺事業的發展盡心盡責,作為大名鼎鼎的茅臺經銷商,提起他大名應當說業內無人不知,但是如今他已經不似當年鋒芒銳利,更多的時候是在低調和“藏拙”。有人認為他是依靠茅臺發了財,發展意識不強了,其實他并不是沒有發展的動力與意識,更多的是歷經時間的蕩滌,他已經洞悉到許多哲理,藏鋒避芒是許多成功人士的睿智之舉、處世之道,因而,近兩年他已經少有新聞了。經過我們的多次邀約,終于在中秋前夕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茅臺專賣大佬”,他就是山東魯供糖酒有限公司董事長、茅臺酒收藏家許大同先生。
茅臺情節,秉持一生
說起中國白酒哪個最好,大多數人都會異口同聲的說是茅臺酒。國酒茅臺已經根深蒂固的被中國的消費者所認可。作為茅臺經銷商,許大同一直具有深厚的茅臺情節。在整個訪談過程中,茅臺二字一直不斷被重復,不斷被提起。同時對于茅臺的各種軼事、發展史、歷屆領導的履歷等等那更是如數家珍,若不是自身對茅臺的深厚情誼,恐怕難以說得上來。
在談及如何與茅臺結緣時,許大同情不自禁的慨嘆一聲。這說明曾經往事一直是深埋在內心,也只有有著深刻記憶的往事才往往會被深埋內心。如今要說與他人聽,豈能不慨嘆呢。從八十年代初開始,許大同就走出家鄉梁山縣,遠赴貴州到茅臺酒廠洽談業務,當時的交通條件遠非今日可比,經過十多天的車馬勞頓,終于踏上了夢想中的“理想國”——貴州茅臺鎮茅臺酒廠。經過一番的參觀考察,許大同被茅臺酒的獨特魅力所吸引,深厚的歷史文化、獨特色的釀造環境、優良的白酒品質,無一不打動他的內心,因此許大同堅定了代理茅臺的決心。礙于距離的問題,在此后的很多年里,許大同每次到茅臺都是相當辛苦。當有一次了解到仁懷縣要建設一座鹽津河大橋時,出于多次出入茅臺鎮不便的切身感受,許大同毫不猶豫的義捐一萬元,用于大橋的建設。殊不知,30多年前的一萬元與今天的一萬元不同日而語。而當時的茅臺酒廠員工的工資僅為數十元。兩下相比,我們不得不對許大同先生的魄力與為人深深的敬佩。
可以這么說,三十四年前的首次茅臺之行,改變了許大同的人生軌跡。時至今日,這一份深刻的記憶時時縈繞在他的記憶深處,每每提及,總是充滿無限的感慨,這感慨最終化為堅定的“茅臺情結”與許大同相伴一生。
忠于茅臺,盡力盡責
三十多年來,許大同先生一直忠誠于茅臺,忠誠于茅臺事業。而他自己也在與茅臺酒的接觸中壯大發展起來。近些年,由于茅臺的品牌魅力、影響力不斷壯大,茅臺酒的價格也在不斷攀升,但是近兩年的白酒遭受各方面因素的困厄,正在高峰之上的茅臺酒價格跌落,回歸到相對正常的價位段上。因而業內就有呼聲傳出,名酒將逐步回歸到“民酒時代”。當我們將這一命題拋給許大同先生時,他想都沒想就一口否認這種說法。
他認為,茅臺酒的價格回落,首先是市場主導因素的結果,茅臺酒廠因勢利導,回到相對正常的價位段正合時宜。先前的茅臺價格一度被哄抬,本身不是茅臺酒廠的想法,更不是茅臺酒廠的過錯。如今,看到茅臺酒相對合理的價位,對我們經銷商來說也是一種安慰。此次白酒市場遭遇危機,以茅臺為首的名酒率先調價,統一專賣價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本真回歸,也可以說是自然回歸,這是茅臺的明智之舉。
其次,名酒就應當體現出它應當有的價值。茅臺酒被眾多消費者尊為國酒,盡管業界爭論很多,但是消費者已經普遍認可,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維護名酒的地位不容置疑,名酒就該有名酒的價,也應該有名酒的氣質,當然也不能失其本真,漫天要價。所以我認為今番名酒降價并不是回歸民酒的表現,而是當前狀態下產品貼合市場的表現。調價并不等于名酒尊貴的身份地位降低了,因為名酒的品質保障還在,品牌影響力還在,歷史文化還在,市場的需求還在,豈會因為降價就損失了名酒的身份。
對于名酒今后的發展或是期許,許大同先生發出這樣的慨嘆。他認為白酒是我們國家的瑰寶,就應當展現民族瑰寶的獨特魅力。如今國外葡萄酒大肆進軍中國,而且價格不菲,面對這樣的現象卻鮮有人反對或質疑。而我們的白酒企業之間卻還在相互的斗爭,實在可惜。名酒企業應當把眼光放長遠,把走出區域市場、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作為一級級的發展目標,把我們的民族產業發揚光大,讓世界都對我們的白酒產生興趣,這應當是白酒企業家們應當具備的眼光和目標。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先生就曾在考察國外酒莊回來時對我們白酒工藝大加贊賞,認為白酒產業發展不起來實在可惜,一定要將民族產業發揚光大才是白酒企業的終極使命。
做大茅臺,積極打假
許大同先生之所以能夠在白酒圈中聲名赫赫,靠的不單是資歷老。有時候資歷也是一種負累,唯有實力和貢獻才是讓人敬佩的重要因素。對于茅臺在山東市場的發展來講,許大同先生可謂傾盡心力,為茅臺酒在山東市場的做大做強做出了突出性的貢獻。
說起貢獻,許大同先生之所以能夠將茅臺酒在山東市場做得風生水起,與他主推的 茅臺專賣店模式不可分割。茅臺專賣店應當說是茅臺酒形象展示的直觀體現,讓有著神秘色彩的國酒得以面向大眾,盡管茅臺酒一直是政商界等團購渠道的主流產品,但茅臺專賣店模式在山東市場的推廣成功,使茅臺酒有了一條更為寬廣的營銷道路。據他介紹,在1997年之前,茅臺主要是依賴各種商場、百貨大樓、大酒店、商業大廈、高級招待所開拓市場,但這種模式對于茅臺酒的市場打造相對緩慢。因而經過長期的市場考察,許大同先生敏銳的發現了專賣店模式對于一個品牌的市場開拓利好明顯,緊接著他向茅臺廠家進行了政策申請,一得到通過就馬不停蹄的進行全省范圍內的專賣店布局。他利用先前供銷社的各種關系,召集各地供銷系統的領導開會,借助供銷社的各種網絡開展專賣店的初期建設,同時以加盟連鎖的形式發展有實力的商業組織或是經營個體。如此一來,許多看到名酒豐厚利潤回報的下游客戶紛紛傾心而投,當年許大同就發展了42家專賣店,網絡遍布全省各地。由于前期工作準備充分,許大同將茅臺專賣店做到了店面、服裝、布局等各方面的量化統一,使得茅臺酒的品牌形象得到有力的直觀展示,因而一下子在全省范圍內打開了市場,曾創下了一個單店一天銷售額40 多萬元的驚人記錄,著實可敬。
由于國酒茅臺的盛名和可觀的利潤,導致造假之風不絕于耳。為了維護山東市場茅臺酒的良好營運環境,許大同對打假可謂不遺余力。打假既是對廠家的負責,還是對下游客戶的負責,更是對消費者的負責。所以許大同總是自豪的說他賣茅臺三十多年來從沒賣過一瓶假茅臺。敢說這樣的話,就等于必須要首先保障自己的經銷網絡內沒有售假販假現象的出現,為了杜絕的假貨現象,許大同先生推行了“名酒保真,商品保值,質量保險”的“三保”以及“八個統一”措施,聯合廠家、商家和有關職能部門共同打假。此外每瓶酒上除了茅臺酒廠打印的防偽號碼外,還有山東省質檢所核定的防偽標識,如此消費者便能大膽購買,明白消費。
收藏茅臺, 著書立說
許大同先生對茅臺的情誼之深,難以言表。在這幾十年的經營過程中,他對收藏茅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茅臺酒本身而言,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在加上本身經營茅臺,有收藏愛好也就順理成章。
據許大同先生介紹說,自己收藏茅臺酒也是愛屋及烏所致。酒是陳的香,許多飲酒愛好者都為能儲藏幾瓶好酒而深感自豪。自己既然有這個工作之便,存儲幾瓶做個紀念也是自然。后來由于經常到茅臺出差,出入茅臺鎮知道當地很多人手中存有茅臺酒,便開始大量收購。那時候的市場行情還不很熱,收購的價格倒也不高。但是慢慢隨著茅臺市場和品牌力的不斷擴大,收藏領域的各種老茅臺酒價格不斷攀升,近些年的收藏也就少了些。如今經過這么多年的時間沉淀,這些收藏酒已經成為許大同的摯愛,且不說市場價格幾何,單是這些品質優良的老酒,就足以讓人艷羨。
隨著收藏酒的數量越來越多,2005年許大同就萌發了想建設一個私人茅臺老酒博物館的愿景,并于2011年已經建成,但是尚未對外開放。他坦言,茅臺老酒博物館是自己對茅臺深情厚誼的結晶之作,博物館的建成,既能對茅臺酒文化進行更為廣泛的傳播與弘揚,還可以借此認識一些具有相同愛好的朋友,聊作談資。說到此,許總會心的笑了……
問到當下他在忙些什么的時候,許大同先生走到辦公桌前將兩本厚厚裝訂成冊的書遞給我們,言道:“這就是我最近兩年時間在主要忙活的事!”,面對我們的疑惑,他又繼續解釋道:“從事茅臺銷售這么多年,一直希望能夠出一本書,這既是我對茅臺的一種回饋,也是我這些年的辨識真假茅臺的經驗之談,整理成冊,能成為廣大茅臺愛好者、廣大茅臺消費者和藏友的工具書。”面對此言,我們不僅對此書充滿好奇,細細翻來,內容林林總總,從很多方面介紹了茅臺酒的各種內容,堪稱茅臺酒的“百科全書”。該書尤其是對茅臺釀造工藝、歷史、文化、收藏、存放等的點評總結以及茅臺酒真假的辨別方法等內容,真可謂細致入微,這使得我們對許大同先生更為刮目相看,由于此書已經成型但尚未刊印,過多的內容且不多說,但是從書樣和作者精益求精的精神,相信此書一定會在業界產生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