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建東的人生歷程中,有兩件事令他引以自豪:一是上世紀80年代,他籌建了山東曲阜市第一家煤氣公司;二是1996年,他挖掘歷史、恢復重建了曲阜孔府酒坊。王建東說:“是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圣地為我注入了創業的不竭動力,也讓孔府酒坊這顆白酒明星重放熠熠光輝。”由此,王建東由一個原本名不經傳的“小人物”完成了人生的華麗轉身。
在傳承中創新
“誕生于曲阜這塊文化圣地,汲取著孔府悠久的歷史養分,孔府酒坊文化得以千年傳承、歷久彌香。”面對前來采訪的《華夏酒報》記者,曲阜孔府酒坊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建東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孔府酒坊本為孔府的釀酒作坊?赘侵袊糯枷爰、教育家孔子的后裔、歷代衍圣公的官衙和府第。公元1008年,北宋大中祥符元年,真宗皇帝趙恒到曲阜祭拜孔子,封孔子為‘至圣文宣王’,并賜孔子45代孫孔延渥‘設防釀酒,以供奉、祭祀及接待達官貴族之用’。‘孔府酒坊’由此圣名而來,后歷經元、明、清至當代,其釀酒歷史已逾千余年。”談及孔府酒坊的歷史和文化,王建東娓娓道來。
“千余年來,孔府酒坊一直秉承御賜秘方,上乘傳統,下啟創新,釀酒工藝日臻完善。改革開放后的孔府酒坊,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酒坊采用孔子出生地東魯尼山優質礦泉水,運用現代發酵技術精心釀造,經常年地下窖藏,使所釀孔府酒坊系列白酒既確保了上乘的酒質,又彰顯出儒家文化的特色,深受中外消費者厚愛。而今的孔府酒坊酒業有限公司是傳統的‘孔府酒坊’的繼承、延續和發展,孔府酒坊酒業現正成為‘中國白酒重點出口企業’,名揚海內外。”王建東介紹道。
王建東說:“中國白酒和人們所熟知的白蘭地、伏特加共同構成了世界三大蒸餾酒,也因此受到世界的青睞和矚目。而隨著國際酒業競爭的日趨白熱化,中國白酒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峻的生存壓力,我們必須積極挖掘、傳承老祖宗留下來的歷史,在傳承中探索、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壯大,讓世界品味中國白酒的無窮魅力,感受中國白酒的美味。”
以孔子思想為發展理念
王建東深知:孔府酒坊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發展、壯大,必須占領文化制高點,產品必須富有深厚的文化含量。他常說:“儒家文化是孔府酒坊立業和成長的基石,孔府酒坊自誕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得天獨厚的恩賜,我們有責任弘揚孔子文化。”
王建東認為:“孔子的中庸思想,是中國人傳統的方法論,在中國歷史的延續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內涵是要求人們做事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過了頭,即所謂的‘過猶不及’。多年來,孔府酒坊把這種思想作為企業發展理念,融入到企業發展的全過程,在處理企業與社會的關系、產品與市場的關系、企業與員工的關系、發展與質量的關系等方面,都做到拿捏有度,收放自如。”
為了以實物形態再現孔府酒的歷史文化內涵,今年8月26日,曲阜孔府酒坊酒業有限公司傾情打造的曲阜孔府酒博物館落成,開門納客。開業當天,來自山東、濟寧、曲阜等地酒類主管部門領導,以及山東、江蘇、江西、天津、河北等地客商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一睹孔府酒博物館博大精深的風采。這是國內首家以孔府酒命名的酒文化博物館。
記者在現場看到,孔府酒博物館涵蓋三大板塊:博物館展廳、孔府莊園、地下酒窖。三大主題館渾然一體,走進酒博物館,這里儼然進入了一個文化旅游、品鑒體驗、休閑娛樂的綜合體。孔府酒博物館展廳面積1000余平米,廳內展出了孔府酒千年的歷史文化,包括酒、酒器、歷史資料等;并用泥人雕塑形式再現了孔府酒釀酒工藝流程,讓消費者第一次近距離地了解、感受到孔府酒所包含的厚重文化?赘f園是一座依托蓼河風景區建設的仿古建筑生態主題酒店,觀光、餐飲、住宿、購物應有盡有。地下酒窖恒溫恒濕,上千壇陳釀井然有序排列開來,場面蔚為壯觀。
王建東說:“承載著儒家文化浸潤的孔府酒坊以孔子文化為企業發展核心,與時代同進,在創新中發展。在幾十年的風雨歷程中,始終恪守著孔子倡導的道德思想,堅守孔子中庸基石,在儒風儒韻的浸潤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一個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典范。”
“孔府酒坊充分發掘千年釀酒文化,使富含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的孔府酒坊系列酒,深受中外消費者的喜愛和高度認可,被譽為中華第一文化名酒。目前,孔府酒坊系列產品已成為北京飯店等涉外飯店定制專供酒和特供酒,并暢銷韓國、日本、新加坡等五個國家和地區。”王建東自豪地表示。
先品質后品牌
“孔府酒坊傳承千年優秀文化,秉承御賜秘方,上承傳統,下啟創新,釀酒工藝日臻完善。‘先品質、后品牌’是千年古釀孔府酒坊矢志不渝追求的經營理念,更是我們對消費者的鄭重承諾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王建東鄭重表示。
他說:“當今市場經濟時代,大浪淘沙。文化是魂,品質是根,二者不可或缺,企業必須筑牢這一魂和一根。”
為此,王建東下功夫挖掘酒與孔府文化的關系,運用孔府千年傳統釀造工藝和現代白酒生產技術相結合的獨特工藝,生產以優質高粱為原料,采用低溫入池、雙輪發酵,蒸餾而成的產品。其中“魯泉特曲酒”是孔府酒坊的上乘之作,堪稱孔府釀酒工藝發揮至極致的精品之作。于橋等專家高度評價魯泉特曲酒:酒體窖香濃郁、綿柔甘洌,入口甜,回味綿長,酒味純凈,酒氣清香艷郁,具有喝后不口干、不上頭之獨特風格,乃是白酒中的上等佳品。其系列產品被評為國家優質酒,一時間,孔府酒坊名聲大噪。
王建東是一位具有深邃戰略目光的企業家,他認為:“在當今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作為民營企業則是在夾縫中發展,在困境中求生。沒有環境的優越,沒有資金的支持,沒有人才的助力,唯有自我約束,厲行節約,綠色發展方能循序漸進,不斷發展。為此,我們從強化行政管理入手,杜絕各個層次、各個環節上的鋪張浪費,從而避免不必要的跑冒滴漏。同時,在生產環節革新挖潛,降低成本。從釀制到窖藏,再到包裝,對原材料能重復利用的重復利用,能降低成本的降低成本。從而,在全體企業員工中形成了節約、環保、低碳,既注重高品質,又崇尚簡包裝的意識。”
曾幾何時,孔府酒坊自打造出高端白酒“魯泉特曲”、“孔府泉”后,也曾一度跟風豪華包裝。但在王建東的下意識里,這不符合國家的發展方向,更不符合民營企業的實際。于是,他大刀闊斧,改革包裝。從高端酒“魯泉特曲”、“孔府泉”,到一系列中低端酒,一律去掉內包裝,或做簡易包裝,酒瓶也由豪華型改為普通型, 從而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使“權貴酒”變成“大眾酒”,產品的市場占有率與日俱增。
拜天下人為師
“三人行,必有我師。”王建東始終以這樣的胸襟對待每一個人。
王建東認為:“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命脈,必須站在人才的制高點上,才能有好的產品、好的管理,企業才能走得好、走得遠。”
王建東求賢若渴,為了人才,他經常東奔西走,北上南下。
一個名人一款名酒,在王建東創業和孔府酒坊的發展中有一個人必須銘記:這就是原曲阜酒廠廠長,高級工程師鄢輝曾。
鄢輝曾是一位釀酒專家,原籍江西省九江市。1964年,他畢業分配到曲阜酒廠工作,是當時酒廠唯一一名專業技術人員。他苦苦挖掘,奮勇創新,潛心研發,于1973年終于釀制出“魯泉特曲”酒,并被山東省評為白酒榜首。1982年,他主持開發低度優質酒取得成功,取名為“孔府家酒”,至此聲名大振。1979年,鄢輝曾被提升為曲阜酒廠廠長,1984年升任該縣副縣長,曲阜撤縣設市后任副市長。1989年調回原籍,先后任九江市政府副秘書長、秘書長等職。
從一般技術人員,到廠長,再到行政官員,成功完成了“三級跳”,然后全身而退,應該說這是鄢輝曾的圓滿結局,孰不知,他心中有一個牢牢的情節——“釀酒”是他未盡未了的情緣,其中還有他對曲阜第二故鄉的依戀。
在鄢老廠長退休賦閑在家時,王建東不遠千里,幾經波折,動之以情,將鄢老先生請回曲阜來孔府酒坊當顧問,讓這些“智囊”幫企業把脈把關,促進企業的提升。20余年后,鄢輝曾又回到曲阜,與王建東成為莫逆之交,而后開始了他的再次創業之旅。
王建東讓鄢輝曾出山的“重點任務”是重新開發釀制“魯泉特曲酒”。已經步入“耳順”之年的鄢輝曾,將他前半生的釀酒積淀即刻傾瀉而出,一個耳目一新的“魯泉特曲酒”在短時間內隆重推出。該產品繼承孔府酒坊千年傳統釀造技術,結合現代生產工藝,采用圣尼山礦泉水,以優質高粱、小麥、豌豆等為原料,經老窖池雙輪發酵,常年地下窖藏,精制而成。37年之后,這個老品牌又重新煥發生機,實現了華麗轉身,為孔府酒坊的振興和發展起到了支柱作用。
現任公司副總經理的江楓原是當地一家主流媒體的策劃人,在市場營銷方面很有建樹。王建東以“共創一番事業”相托,委以江楓重任,開創了孔府酒坊市場營銷嶄新局面。
王建東歷經風雨,在創業的幾十個春秋中,嘔心瀝血,將一個民營企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中國白酒重點出口企業”,他為企業、為社會、為百姓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有付出就有回報,王建東多次被授予山東省、濟寧市、曲阜市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孔府酒坊也被當地政府授予功勛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