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2017中國酒類產業頂級思想峰會”上,國臺酒業總經理張春新做了《新時代中國白酒的新趨勢、新生態和新未來》主題演講,他倡導酒業發展要緊扣時代和弦,適應時代變化,發掘時代商機,贏得了與會同行和媒體的廣泛認同與深思。
以下為演講全文:
首先我講一下關于峰會主題的兩個關鍵詞,一是思考。取勢、明道、優術、共贏,我認為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公司,首先要思考當下的環境,也就是“勢”。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登上科學的最高峰,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思維。
我們要做白酒行業的思考者,世界上最危險的碰撞,既不是動車追尾,也不是地殼碰撞,而是思想的交鋒。思想的交鋒可以改變一切,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從此,中國的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十九大最重要的貢獻就是“新思想”。
另一個關鍵詞是“新營銷”。我認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新營銷應該要有引領性、時代性,但是必然有它的階段性,但是所有的這些都是在解決方法論問題。
方法論取決于上層建筑,今天我要講的是認識論,認識論的一個重要視角就是從政治看經濟、從宏觀看微觀,即怎么看的問題。我的演講題目是《新時代中國白酒的新趨勢新生態和新未來》。
為何叫新時代?對中國白酒行業有什么新影響?
首先看新時代的歷史邏輯是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1978年的改革開放為標志,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戰略。到本世紀中葉建國一百年時,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1978年到2049年是70年,十八大(2012年)承前啟后,大體居中;1978年到2012年是一段;2012年到2049年是一段(新時代)。為什么叫新時代,這是它的時間。
第二看新時代的理論邏輯。從鄧小平理論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層層遞進的。更重要的是第三,新時代的實踐邏輯:十六大到十九大報告的主題,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步步提升。
特別是以人民生活水平為標志:從溫飽到小康到全面小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社會主要矛盾轉變從“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變為“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充分不平衡發展之間的矛盾”。內涵更豐富、需求更多樣,標準也更高、覆蓋也更廣。
所以說,新時代的兩個階段:第一階段(2020-2035)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步入創新型國家前列;第二階段(2035-2049)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既要提速,更要提質。以上是國內,國際呢,集中的信號,調高中國的發展預期。
那么新時代說你講這個干什么,我認為要問給我們的啟發是什么?經過以從嚴治黨為切入和引領的5年的治理整頓,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將提速、提質,而且更加強調以人民為中心,圍繞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發展,這就是白酒行業面臨的新時代的宏觀環境。
美好生活是離不開酒的,美好生活是離不開好酒的,就像中國改革開放”先富帶后富“的邏輯一樣。中國喝酒的邏輯:喝酒——喝好酒——一部分人喝好酒——大家都要喝好酒,這就是新時代對白酒行業的總體要求。
這樣的新時代帶來怎樣的新趨勢呢?
一個八項規定,幾年的深度調整,而八項規定永遠在路上,從壓倒性態勢到壓倒性勝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目標是河晏海清、朗朗乾坤。徹底回歸本質,這是白酒行業的根本趨勢,無論是生產還是營銷。
我現在不想講太時髦的語言,我覺得我們越樸實越實在,說老百姓的語言才越靠譜。認認真真造酒、老老實實賣酒、輕輕松松喝酒。這是不是我們白酒行業的本質?本質就是初心!不能忘,也不能跑偏,否則,市場很生氣,后果很嚴重。
那么回歸本質,我認為消費者是我們一切行為的起點。消費者就是我們的“人民”,他們在想什么?想的是“好喝、好看、好實惠”的產品,我們要做好東西、占便宜、很方便、多回報、受尊重的消費體驗。一句話,如何讓消費者實惠喝好酒?他們想的,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經銷商在想什么?經銷商的合作安全性,別明天你有新的經銷商就不跟我玩了,合作的持續性,就是能不能跟你這個廠家成長提升。經銷商是廠家的第一顧客,要品質、利潤、合作安全性、合作持續性、倍增價值。一句話,如何讓經銷商輕松就賺錢。
如何讓消費者實惠喝好酒,如何讓經銷商經松就賣酒,這是一切工作的主題。由此展開戰略、策略、動作,當然,包括與時俱進地運用新工具,更好地為消費者和商服務。
移動互聯的背景下,是多了工具和渠道的的表達。在雙11來臨之前,我們觀察到兩個信息:一個是消費者對“看不懂、學不會”的促銷政策的不滿;一個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訂,直指網絡營銷的虛假宣傳、刷單、先漲再降等行為。商業創新的兩個重要突破點,要么降成本、要么提效率,其他的都是浮云。
這幾年的折騰,無論是行業內外,凡是脫離了商業本質的所謂的創新。如廠家劍走偏鋒似的產品創新,各種預調酒大多不了了之。商家各種概念似的營銷炒作大多曇花一現。豬即便被吹起來還是飛不起來;貧w本質、尊重規律、合理利潤、老老實實為商和消費者服務,再次成為喧囂后的共識。
所以,我講的第一個新趨勢,就是回歸本質。
第二個趨勢,是健康的趨勢。健康中國是國家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當然也要讓人民喝得放心。不僅放心,還要有益才好,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飲什么酒?怎樣飲酒?才能健康?如何讓飲酒成為全民共享的一種健康生活方式?既是行業課題,更是企業競爭力。
第三個趨勢,是品牌集中的趨勢。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五代十國,大多歸為一統。手機、汽車、電器,這才多少年的洗禮,就大浪淘沙,讓我們很難再數出十個以上的品牌
白酒行業的明天會不會也是如此?茅臺的一騎絕塵是不是釋放著類似的信息?一個產區上千家企業、上萬個品牌,都能活到未來?如何讓我們自己的品牌,今天在,明天在,后天還在!
第四個趨勢,是醬香品類的成長趨勢。美好生活要喝好酒,好酒的標準是由“榜樣”決定的。茅臺是很好的榜樣,但歷來是“貴人”喝的,中國人的成功邏輯就是“由富而貴”,所以,有了錢,喝茅臺是大勢。但茅臺沒有那么多,因為稀缺,所以供不應求,所以消費市場一酒難求,資本市場一飛沖天。不是一般的有錢就可以任性地喝茅臺,所以,我們要抓住一個機會:醬香品類最大的機會!
第五個趨勢,就是文化力提升的趨勢。食品安全由法律管著,質量體系由標準管著,文化是不是各說各話?作為物化了的文化產品的白酒,應該也必須文化涅槃,白酒行業責任重大。而且,文化力在品牌競爭的權重將逐步提升,品質同質化之日,就是文化力決定勝負之時!
在新時代、新趨勢下,要一個什么樣的生態環境呢?
我覺得是行業引領、企業自覺,共建新生態、自然生態、商業生態、社會生態。
自然生態:環境友好可持續。自然生態涵蓋整個產業鏈,廠、商、供應商、經銷商、物流商、消費者,一個都不會少,一個都跑不了。你不愛綠水青山,就沒有金山銀山!
商業生態:誠信包容 和諧共生。行業內的開放相擁,茅臺作了表率。廠與商、廠與廠、商與商、廠商與消費者,誠為乾、信為坤、共創共享為太極的生態圈。
社會生態:能量正向、形象正面。新時代要有新作為,就業、稅收、美好生活貢獻度,擁抱真善美,遠離假惡丑。在全社會建立造酒人、賣酒人、喝酒人的集體人格尊嚴。即便不能享有老師一樣的榮光,起碼得持續提升行業的尊嚴。
擁抱新時代、把握新趨勢、共建新生態,目的和結果都是共享新未來。戰略定力是,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黨的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呢?白酒行業的從業中人呢?是不是基于人、為了人,可不可以說,讓人快樂、助人發展。從而堅持根本路徑,匠心品質、創新市場、誠信客戶、包容同行、共創共享,做好自己、助力行業、服務社會、融入國家。我可能更多是從認識論的角度給大家做了匯報,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