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主題為“關愛成長 非成勿飲”的2016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在京啟動。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聯盟當值主席、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表示,真正的飲酒不是尋求酒的刺激,而是要懂得酒、尊重酒、欣賞酒。
袁仁國認為,非理性飲酒帶來的健康和社會問題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雖然非理性飲酒行為能一定程度為企業帶來短期商業利益,但從發展的角度看,對企業和品牌將產生負面作用,不利于產業和企業發展,讓消費者對酒本身和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酒文化產生誤解。勇于擔當、履行社會責任,是一個產業發展走向成熟的重要標志。
袁仁國呼吁同行,隨著消費結構升級,酒類企業應建立起“健康飲酒、飲健康酒、飲酒健康”的新消費文化。
為了適應行業調整新形勢以及產業國際化發展的需要,保障行業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中國酒業協會去年發起成立了酒與社會責任促進聯盟,旨在打造酒業社會新生態。
袁仁國說,作為酒與社會責任促進聯盟會員,茅臺集團積極參與和支持酒與社會責任促進聯盟的活動,倡導科學健康飲酒,推動行業誠信自律,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比如2015年底,茅臺與“滴滴出行”集團合作,大力宣揚“理性飲酒,拒絕酒駕”的理念。
袁仁國同時表示,茅臺集團將精準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結構性管理,更加注重產品質量,更加注重提質增效,弘揚“精益求精、精雕細琢、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確保產品綠色、有機、安全,積極倡導品質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
袁仁國還建議,在酒與社會促進聯盟的帶領下,整合全行業的力量,畫出“同心圓”,切實把行業可持續發展與履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把追求價值實現與回報社會結合起來,把遵循市場法則與遵守社會公德結合起來,倡導公平競爭,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真正樹立起負責任、有擔當、受人尊敬的行業形象,推動酒類行業蓬勃發展。
當前,未成年人飲酒已成為一個全球共同關注的社會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多數國家未成年人飲酒率呈現上升趨勢,許多國家正在采取多種措施來減少青少年飲酒。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至2014年的調查數據顯示,52.5%的中學生曾經飲酒。雖然酒已成為全球社會的一種主要飲品,但未成年人身心還未完全成熟,飲酒可能導致健康和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