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葡萄酒市場飛速發展,不僅進口品牌不斷搶灘中國市場,國產葡萄酒品牌也在崛起,不少新興產區酒莊如雨后春筍般涌出,并開始獲得國際性獎項,受到國際認可。而國產龍頭企業張裕、長城也相繼傳出在海外跑馬圈地的消息,加速國際市場發展。對此,北京龍澤上谷葡萄酒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欣新認為,國內葡萄酒市場未來將持續快速增長,并且隨著行業發展,涌現出跨國性酒業集團。
新興葡萄酒產區
將快速發展
北京商報:您認為國內葡萄酒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李欣新:對于葡萄酒市場,可以大致分為四個層次,依次為品種型消費、品牌型消費、品質型消費和品位型消費,目前國內的葡萄酒市場,正在從品種型消費,即基礎型初期市場向品牌型消費跨進,還是屬于不成熟的市場,擁有著廣闊的成長空間。
從消費者結構的變化來看,隨著“80后”、“90后”乃至“00后”的年輕消費者自主支配資金增多,逐漸崛起成為主流消費群體。他們對于西式的飲食習慣和消費習慣接受度較高,而葡萄酒作為西方飲食文化的一部分,潛在消費群體也隨之增長。預計未來3-5年,國內葡萄酒市場將進入一個高速增長期,此后長期呈現平衡增長的趨勢。
北京商報:今年進口葡萄酒數據增長迅猛,尤其在今年1-5月,瓶裝酒同比增長44%。您認為進口葡萄酒的發展是否會對國產葡萄酒形成較大的沖擊?
李欣新: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的概念,現在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偏差。國際上對于葡萄酒的概念,大部分強調的是產地、釀酒師、風土、年份等,而很長時間以來,國產葡萄酒都是大工業生產的產品,所以一定程度上,業內以國產葡萄酒和進口葡萄酒的概念加以區別。但自2010年以來,隨著葡萄酒文化的普及,消費者的消費升級,國內的葡萄酒產業特別是一些新興的葡萄酒產業進行了理念的調整,開始與國際接軌,并逐步在國際上獲得認可。因此我們的國產葡萄酒,其實與進口葡萄酒只是不同產區和不同風土的產品,市場機會是均等的。尤其是國產葡萄酒由于供應鏈短,與消費者溝通半徑更近,占據著地緣優勢,因此在某種程度上,這更是一些新興葡萄酒產區的機會。
信息不對稱
阻礙國內葡萄酒發展
北京商報:業內普遍認為,國內的葡萄酒市場魚龍混雜,產品毛利快速下降,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對此您如何看待?
李欣新:劣幣驅逐良幣是市場發展的必然階段,之所以形成這種現象,最關鍵的因素是信息不對稱。葡萄酒是一種體驗性的消費產品,大量信息都附著在產品自身,無法通過幾個客觀參數讓消費者一目了然,這也造成了信息不對稱。
在早期不成熟的市場,消費者主要是價格敏感型,經銷商也很難進行理性促銷,一般采取的便是以價格取勝,這也造成了一些市場亂象。但隨著消費者的逐步成熟,經銷商也開始關注與消費者的交流,大力推進體驗式消費,這大大增加了消費者對于產品的了解,促進了葡萄酒市場的成熟和發展。
北京商報:現在葡萄酒的產品不再是稀缺資源,品牌才是真正的稀缺資源。您認為葡萄酒應如何在消費者中樹立品牌,更好地進行品牌化?
李欣新:品牌其實是綜合信息的代表,品牌建設的過程實際是和消費者形成信息對稱。由于葡萄酒是體驗型產品,除了常規的品牌推廣外,最關鍵是消費者體驗。近年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酒屋和品鑒會,并且向二三線城市普及,這也是葡萄酒企業在有意地加緊跟消費者溝通。
北京商報:張裕、長城、威龍等上市酒企相繼傳出在海外收購酒莊的消息,您對此怎樣看待?
李欣新:葡萄酒在中國擁有著廣泛的市場空間,是一個蓬勃發展的行業。在世界范圍內,高速發展的市場必然會促生大型集團,如富邑、星座都是由于本國市場興起而發展起來的。未來國內也必將出現國際性的酒業集團,這也是張裕、長城等企業都在進行國際化布局的原因。
葡萄酒供應鏈
尚待完善
北京商報:目前國內葡萄酒的倉儲情況如何?
李欣新:據保守統計,國內葡萄酒特別是中低端酒產品,有50%以上的產品品質在倉儲和運輸環節遭遇損壞。眾所周知,葡萄酒相對嬌貴,冷、熱、震動都會對其品質產生影響。尤其是中低端酒,果香更易受到環境影響而損害。但由于利潤較薄,很多經銷商并不注重葡萄酒的倉儲運輸,致使酒質大為下降。
北京商報:“互聯網+”的到來,對于葡萄酒產業的供應鏈都提出了哪些新的需求?
李欣新:早期市場主要基于品種型消費,葡萄酒的產品質量并沒有專業的服務體系,包括倉儲物流體系。隨著互聯網時代對于消費效率的提升,葡萄酒消費也更為普及,消費者對于產品品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葡萄酒行業也逐漸細分,開始出現專門針對葡萄酒的倉儲物流。未來葡萄酒行業將進一步細分,專業化的配套服務行為將會成為一個趨勢。與此同時,葡萄酒的倉儲物流費用也在進一步下降,目前在電商物流的基礎上,一瓶葡萄酒從倉庫出發至消費者手中,全國的平均價格為10元左右,較前兩年下降了30%-40%。
北京商報:隨著葡萄酒投資熱,也催生了對于酒窖以及葡萄酒倉儲的需求,您認為未來私人葡萄酒會是熱點嗎?
李欣新:葡萄酒具有投資價值,但由于內地尚未建立針對葡萄酒倉儲的認證體系,葡萄酒在儲藏環節中無法實現全程封閉監控,因此葡萄酒在內地較難實現增值交易。如香港地區便擁有較為完善的葡萄酒倉儲認證,使葡萄酒能夠溯源,所以實現葡萄酒的拍賣。未來我們也會推動國內的倉儲認證,使其進一步得到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