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趨勢,人最不可戰勝的就是時代的趨勢,唯有順應趨勢守正出奇才能飛得更高。去年一批企業家在討論,在過去的三十年成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很多人會講靠創新,有人講靠技術,還有人講靠營銷,我認為所有講的都是對的,但是我個人認為,還是趨勢,我們這群人是命運最好的一代人,改革開放三十年帶動著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可以說到處是機會遍地是黃金。當下,中國改革已進入了深水區,在經濟新常態下突出的問題,一方面表現為產能的過剩,另一方面表現為經濟結構的不平衡,因此本屆政府去產能、調結構,進行供給結構性制度的改革。
消費升級是此輪最大的趨勢
對于酒企來說趨勢就是消費升級,這時候的機會就是:提供具有工匠精神的產品和服務,其實在幾十年前,發達的經濟體,美國、德國和日本,和我們一樣走過了高速發展的階段。現在無論在經濟上還是社會都已經趨向了穩定,沒有太多的機會,要想取勝唯一能夠比拼的就是工匠精神,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國和日本,所以今天歷史呼喚著匠人,把工匠精神推向了前臺,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歷史的必然準則。
以客戶為導向的匠人本質
對工匠精神的理解眾說紛紜,很少有權威和全面的闡述。下面從洋河的角度談談,在企業戰略層面我們是如何選擇、如何踐行工匠精神的?我們的發展戰略是“五度五米”:寬度一毫米、深度一千米、高度一萬米、長度萬萬米、溫度立方米。
寬度一毫米,在選擇和定位上,工匠精神講的是專注,一個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深度一千米,只有寬度有專業對工匠精神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深度的戰略是既要做最懂酒的人,也要做會釀酒的人,也要會做賣酒的人;
高度一萬米,體現工匠精神的堅守,為什么站在萬米高空?是看未來,有什么東西是永遠不變的?有什么東西是我們堅持不變的?這就是堅守。
大家都知道:什么叫計劃、什么叫規劃、什么叫戰略、什么叫愿景、什么叫實體,相同的是對未來的展望,不同的是時間的緯度。五年叫規劃、十年叫戰略、二十年叫愿景、一輩子是使命!我們堅守的不是計劃、規劃、戰略、愿景,而是企業的使命,我們堅守的價值觀是以客為主、以人為本、以客戶為導向,超預期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是我們永遠追求工匠精神的堅守。
有很多人說,傳統的東西要全面繼承、全面保持,特別是工藝不能變、原料不能變等所有的東西都不能變,認為這就是工匠,這是工匠精神的堅守嗎?應該不是,這種堅守不是本質、不是長遠而是一種形式,本質是滿足和創造消費者的需求,很多人講,德國人很有創造精神,不斷滿足和創造消費者的需求。
什么是堅守?就是長期堅持的毫不動搖的固執,這個有時候非常好,有時候也不是很好,迷失方向的固執是災難,堅守是有高度的,我們倡導的工匠精神一定是堅守的精神,這是關于守正致勝。
酒企創新的三條路徑
致勝有兩點:順應趨勢和創新。企業要做得更精、更長久,我們倡導的是順應趨勢不斷創新。
談到創新,洋河可以說是白酒行業的典范,無論是當年的藍色經典,還是現在的微分子酒,都是開了行業的先河。創新對于企業發展非常重要,但是對創新的理解和行動不同的企業差別很大,我認為酒企創新主要三種途徑:
一、科技創新,將傳統化的白酒產業與現在創新結合,堅持白酒釀酒傳統釀制方法,不要固步自封,要積極運用高端的科技改良工藝、提升品質;
二、積極擁抱互聯網時代,錯過了互聯網并不是錯過了一個時機,而是錯過了一個時代,錯過了一個時代是難以運轉的差距;
三、管理創新,中國白酒是傳統行業,傳統行業不應該用傳統的方式管理,應該在傳統產業之內嫁接現代化感覺機制,通過現代化管理創新,成就一個與時俱進的現代化的企業。
什么樣的人才算是最年輕的人?思想年輕是永遠的年輕。人最難戰勝的是趨勢,順勢而為才能使企業真正做好,用創新發展與時俱進,與時俱進且守正創新,這是致勝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