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來,我們一直都承認一件事,那就是中國的宏觀經濟發展情況與中國酒業的興衰高度關聯。那現在的中國經濟發展如何?酒業又該如何把握中國經濟形勢下的機遇和挑戰呢?
在剛剛結束的2018中國千商大會·大連酒業峰會上,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原會長,博士后導師張志剛先生對以上問題發表了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是應對復雜變局的關鍵”為主題的演講。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貿易保護主義的歷史慘痛教訓
當前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國際形勢發生了復雜深刻的變化,呈現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和文化多樣化的重要特征。即便美國總統特朗普實行貿易保護主義與單邊主義,但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趨勢不會改變,只會逐步完善和升級。
上世紀30年代,為保護國內市場美國總統簽署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結果美國的進出口額都下降了50%以上,世界經濟也陷入大蕭條。
第一,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讓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主要是為了強制讓日元升值,結果使日本的經濟泡沫破滅,日本陷入了大約20年的經濟瀕臨。
第二,貿易保護主義是對自由貿易理論的顛覆和倒退,德國經濟學家李斯特還有凱恩斯這些經濟學史上著名的學者,都主張貿易自由化。美國現在從眼前與局部利益出發,正在對他們傳統主流經濟學主張倒行逆施,這是自由貿易理論的顛覆。
第三,貿易戰是向經濟全球化提出了經濟規律的挑戰,即使挑戰經濟全球化的人來勢洶洶,但因為挑戰的是經濟規律,最終也會走向衰弱。
此外,貿易戰挑戰的是WTO的規則和國際法。美國挑起的貿易戰遭到了主張自由貿易國家不同方式的抵制,也受到了主流經濟學的普遍反對。
此次經貿摩擦值得深思
貿易戰迄今為止,并沒有縮小美國貿易經濟差,截至美國商務部公布7月貿易的情況,連續兩個月貿易逆差繼續擴大。經過全民機構評估,美國今年的貿易逆差有可能達到7000多億美元,而且到現在為止,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摩擦還在擴大,所以從貿易戰來看,現在還沒有結論。美國挑起的經貿摩擦,有很多我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先,現代化不是花錢買來的,真正的核心技術也是買不來、換不來的。必須盡快改變我國制造業在發動機與芯片上缺斤少兩的局面。
其次,經濟結構調整要有緊迫感,要加快擴內需、調結構、發展實體經濟的步伐。市場就是資源、市場就是財富、市場就是力量。充分發揮消費者主拉動力作用,不斷增強應對挑戰的綜合實力和認知,現在國際市場必須多元化,要加快雙邊和區域自貿協定談判的進程,擴大主張資源貿易的伙伴和半途。要進一步增進和加快非洲拉美國家的交流合作,開拓市場、平等互利共同發展。
第三,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積極進步開放文化,反對閉關自守發展的文化,要旗幟鮮明的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繼續敞開大門搞建設。降低關稅,堅決依法保護知識產權,這既是我們自己發展的需要,也是化解和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積極措施。
第四,堅持居安思危、戒驕戒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我們要證實發展中的困難和差距,不要靠不切實際的言詞去增強自信,而要靠腳踏實地的奮斗去夯實我們發展的基礎。
當前國內外的經濟形勢
當前,國際環境的變化給我國和世界都帶來了沖擊和不利的影響。雖然沖擊確實有,但影響是可控制的。
迄今為止,我國各項經濟指標表明,中國的經濟運行平穩,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中國的經濟質量逐步在優化,在優化結構的基礎上,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78.5%。中國經濟趨勢好,增速、價格、酒業與國際收支平衡、穩重有進,各種挑戰激活了斗志。中國經濟發展的鼓力和底力不斷增長,信心和信念更加堅定。我們深信,我國今年預計的主要經濟指標可以全面完成。
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增強消費為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現在我們隨著深化流通業和市場建設,要適應新的形勢。
一、今年上半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達到了54.3%。
二、信息技術在實際商業領域廣泛應用,包括流通業在內的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
三、需求結構繼續改善,居民消費升級態勢明顯。
四、電子商務化頒布實行,將有利于推動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的發展。
五、推動形成了全面開放的新格局,將促進我國商業企業努力實現高質量的發展。
六、今年舉辦的進口商品博覽會有利于對外貿易平衡發展,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滿足人民對生活需求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