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渠道進化與品牌夢想酒業家中國酒業峰會”在濟南正式開幕。正一堂戰略咨詢機構董事長楊光做了《酒類產業趨勢與消費市場大變革》主題演講,現場的演講精彩語錄整理如下:
中國傳統文化+一黨執政,國內具有集權性消費的力量,這也是國內酒企喜歡推出暢銷大單品的原因。
西方民主文化+互聯網+,催生出自由性消費的力量,個性品牌、定制化產品的出現的原因。
消費者本我角色的自我驅動成為未來酒業變革的主要力量。
中國白酒產業趨勢推測:傳統品牌與新品類會共存
消費容量:不再擴大
消費結構:集中
消費口感:分化
消費總額:持續上升
消費頻次:下降
消費品類:多樣化
單次消費量:會降低
單次消費額:會上升
對產業趨勢的研判:全國性高端品牌酒企格局已定
200元消費價位會升級,會擴容。
區域性酒企(100—300元)會上演列強爭霸。
50—100元會演變為持久戰,這個價位段有規模,還有點利潤,能打消耗戰。
中小型酒企靠特色轉型,光瓶酒會升級,50元以下必須要升級,比如25元的價位段,基本靠偷漏稅才能生存,如果不能升級到50元以上,基本會死掉,因為沒有資源去打消耗戰。
小瓶酒的銷量會擴大(小郎酒、江小白、瀘小二)
未來5—10年行業格局:全國剩下約50個品牌。其中全國性品牌有10個,省內領頭羊品牌有30個,特色品牌有10個品牌。
一家獨大:800元以上價格帶—茅臺。絕對的王者,傲視群雄。
二分秋色:500—800元價格帶—五糧液(為主)+國窖(位極人臣),茅臺之下,眾酒之上。地位難以撼動。
三足鼎立:300—500元價格帶—劍南春(為主)+天之藍+紅花郎,三足鼎立皆諸侯。競爭格局多變。
800元的價格帶以上,只剩下茅臺一個全國性品牌,加上個性的高端特色品牌:例如湖北石花的霸王醉、青島瑯琊臺的小郎高、衡水老白干的1915。
300元以上只有一個省級品牌能在全省都能賣,且是獨特的品類。其它品牌已經退守根據地或退出市場。100—300元價格帶,是全國性大單品(海之藍、瀘州特曲、古井5年)加上省級品牌的獨特品類的格局,100元成為省級品牌主銷價位帶,該價位帶呈現越來越集中的趨勢。省級品牌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差距在加大。
100元以上品牌只有一個地級品牌能賣,50元-100元成為地級品牌主銷價位帶,50元以下品牌混戰。
主流價位帶不會誕生新的全國性大單品。與全國暢銷品牌大單品同質化的產品沒有機會,開創新品類的品牌,有可能依靠差異化獲得選擇的可能。
50元以上流價位帶形成的格局:全國性的暢銷大單品+省級品牌1-2個暢銷單品+特色品類的領導者。
酒業生態的演變形成三種具有各自特色的生存方式:主流市場:獨角獸OR領頭羊,個性賽道:小而美的分眾品牌 。
規模之路是消耗之路,此輪調整中沒做上規模的酒企,不要再拼命沖規模了。
暢銷大單品的地位衡量標準就是是不是這個價格段的數一數二,某一價格段要做到數一數二,不要不三不四,第一與第三差距太大了。
區域內產品必須在某一價格帶或某一主流品類形成數一數二的優勢占位才能保證地位和銷量的穩固,某一主流品類或價格帶第三第四的品牌未來會與前兩名拉開更大的距離。
7.7億勞動人口中,核心的是都市白領和都市藍領,人口基數大,且具有消費能力,商務活動豐富。都市白領和都市藍領是白酒未來消費的主要力量,圍繞上述消費階層做口感的培育、白酒文化引導是重點。
白酒以獨特的風味特征與文化傳承,經典與醇厚的品質仍占主流。主動技術革命、品質革命的企業會獲得領先的優勢。6月26日,茅臺集團總經理李保芳在貴州茅臺醬香系列酒市場研討會上講,“酒好是第一營銷手段”。
二批成為本輪渠道競爭中率先被壓縮,分銷職能被消滅的層級。二批商的未來:升級為1.5批,聽從廠家指導價;退化成大的批零商。
傳統渠道競爭同質化,陷入“凡爾登絞肉機”狀態,渠道競爭的本質是資源的消耗。激烈化程度越來越高、投入不斷加大。一些沒有品牌、口碑不好、不講誠信、缺乏團隊、實力不強的經銷商或煙酒店在本輪競爭中衰退,直至退出競爭。
堅守傳統渠道的價值。未來五年銷量的主要來源還在傳統渠道。通過渠道深耕、管理精細化、組織強化來獲得銷量的提升。
新型渠道不要盲目創新,上升的通道會很慢。創新當然可以,但不可盲目,重要一點是明白銷量來自哪里。少數具備條件的經銷商可以進入全國酒類連鎖系統,酒類連鎖店的發展具有確定性。
區域性的B2B、O2O、社群可以嘗試,但創新的難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