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安信證券“消費新視角”年中策略會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就白酒產業發展總結四大特點和四大發展趨勢。以下為宋書玉秘書長的現場演講實錄:
中國酒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宋書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2018年白酒產業的看點:
以近期1-5月份全國釀酒產業的主要數據來看,1-5月份,白酒板塊統計企業數量1450家,累計銷售收入完成2410.57億元,銷售收入增長16%,累計利潤498.04億元,增長33.58%,基本上保持去年年底的增長速度。去年年底的數據顯示,統計企業數量是1593家,今年的企業數量減少100多家,利潤增長幅度比較大,去年年底和今年1-5月份都是在30%以上的增長幅度,主要集中在名酒企業。即使統計企業數量下降至1450家,虧損企業的數量還在增長,到年底入統企業的數量仍會發生變化。
基于去年年底的數據、產業情況分析和1-5月份產業數據來看,白酒產業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特點:
一是產業結構調整成效顯著。2012年底到2013年初,中國白酒產業進入深度調整期,從2016年的下半年開始,白酒產業呈現恢復性變化,一直到2017年,從產業整體數據來看是創造了歷史新高,白酒利潤進入了千億時代,去年利潤增長35%點多。5年的調整,到2017年,出現了非?上驳淖兓2018年的上半年還在持續這種態勢,調整非常明顯。
在這5年的深度調整過程中,中低端白酒沒有變化,中低端白酒的市場、品牌和銷售非常穩定,調整集中表現在中高端產品和品牌的變化上,全國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是7300多家。其中,無證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四川和貴州,這兩個省加起來有9000多家沒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但它也是合法存在的。因為新的《食品安全法》有規定,一些特色產區可以通過地方立法使這些小企業合法生存,全國的企業數量在白酒這個板塊非常多,企業數量減少,原因是向規模企業集中,向品牌企業集中。從市場來看,消費者在選擇產品,尤其是中高端產品時更注重品牌,白酒產業利潤也在向名酒企業集中。從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來看,利潤增長幅度大,主要是集中在名酒企業,上市白酒企業的效益是在增加的,尤其是5年調整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消費升級,利潤的增長主要來源于消費升級的紅利。
二是產業調整持續進行。整個白酒產業的調整沒有完成,仍然在持續進行當中,品牌會更加集中,利潤也會向名酒企業集中,供給側改革的調整還沒有完全到位,尤其是在產業準入、稅收等等方面的政策。稅收方面沒有實現公平稅負,很多小企業很難退出這個產業,再加上產業準入方面沒有退出機制,優勢資源、優勢資本進入這個產業有非常高的門檻,這個產業的調整沒有完全進行到位。產業調整對名酒新的品質、價值表達等等標準的推出也會影響這個產業,會更向品牌企業集中,會更向產區集中,會更向特色產品集中,這是未來產業調整持續進行中的變化。
三是消費多元,競爭加劇。隨著消費升級,中國現在是國際化程度最高的酒類市場。在中國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知名的、不知名的酒,尤其是紅酒、特色啤酒這兩個板塊的增長,飲料酒多元化的消費格局會越來越明顯,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對白酒的沖擊會越來越大,消費升級和國際化的發展背景使未來白酒產業的競爭會更加劇烈。
四是產能過剩,長期缺好酒。從2010年以后一直到現在,白酒產能一直很大,應該說是產能過剩,但是在產能過剩的背后是好酒非常少。有句話是中國白酒產業進入了長期不缺酒、長期缺好酒的時代。真正的好酒非常少,一直沒有突破1%的量,隨著消費升級,隨著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好酒會有非常好的成長空間。在未來20年之內,好酒會有非常好的成長空間,我們整個產業要做的工作就是告訴消費者什么是好的,真正的好酒才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