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葡萄酒生產商威龍股份擬注資1200萬澳元在澳大利亞并購酒莊,一時間引發葡萄酒行業關注。實際上,近年來葡萄酒市場增長迅猛,去年中國進口葡萄酒市場進口總量比上年同期增長45%,而大量進口葡萄酒的進入也不斷沖擊著國內葡萄酒企業。與國外葡萄酒企業相比,品牌建設成為了關鍵。本期記者針對葡萄酒行業當下的問題采訪了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小波。
收購酒莊實為培育市場
記者:目前,不少國內葡萄酒企業都去國外收購酒莊,您對此怎么看?
陳小波:確實,像威龍等國內較大的葡萄酒企業都有在國外收購酒莊。中國生產葡萄酒歷史還較短,消費者接觸的時間也較短,市場不成熟,消費者也不成熟。大量的國外品牌進入中國,滿足市場需求,當前是很正常的,產品必須要多方面滿足消費者的要求。
記者: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主要產區在昌黎,和其他國內幾個主要產區相比,昌黎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呢?
陳小波:昌黎種植葡萄有300多年的歷史,現在主要以種植玫瑰香、龍眼葡萄為主,這一地區的氣候四季很分明,又很靠近沿海。從種植葡萄的環境來看,首先有砂石,第二四季分明,此外,尤其在夏季生長季節中,晝夜溫差較大,這就為葡萄等水果的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而晝夜溫差的變化則可以讓水果積累更多的香氣。
記者: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每年大概產量有多少,能占到多少市場份額?
陳小波: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大概每年可以產2000萬瓶,不到2萬噸的產量。目前整個葡萄酒的產量每年大約是130萬噸,差不多能占到六七十分之一左右。中糧華夏長城主要生產中高檔的葡萄酒。
國內企業亟須打破單一現狀
記者:現在例如智利、南澳等產地很多新世界的葡萄酒不斷進口到中國,而且價格也不高,口感也不錯,勢必對國內的葡萄酒企業造成沖擊,國內企業面對這些進口葡萄酒將如何調整?
陳小波:這是當前國內葡萄酒市場面臨的一個問題,我們國家葡萄酒的品種相較國外來講還比較單一,沒有體現出各個產區的不同特點,F在各家企業都意識到這一問題,都開始發展個性化的葡萄酒路線,但是在前幾年這方面做得并不好。國產葡萄酒品牌還是應該豐富起來,未來應該形成低、中、高都有的產品布局。
記者:很多白酒企業也做葡萄酒業務,例如茅臺就有茅臺葡萄酒,企業都去做會不會對原有的葡萄酒企業造成沖擊?
陳小波:我想并不會對原有的葡萄酒企業造成沖擊。中國葡萄酒市場需求和歐洲相比還差了幾十倍,這也體現出中國葡萄酒市場未來的增長需求。國內葡萄酒高端市場主要還是被進口葡萄酒占據,這也是國內葡萄酒企業未來進軍的方向。
品牌化成國內企業發展關鍵
記者:在國外有很多知名的酒莊品牌,像拉菲、木桐等,在國內還缺乏這樣的品牌,您認為國內葡萄酒企業應該如何在品牌化上下功夫?
陳小波:在國內,張裕算歷史比較久的葡萄酒企業,與國外相比,品牌化建設是必然,當然現在在技術上國內和國外酒莊仍然有較大差距,抓好葡萄酒自身品質是當下要解決的。在技術上,還是要與國外酒莊多進行交流。
記者:此前,中糧狀告煙臺華夏長城,并且獲得了賠償,針對國內葡萄酒亂用商標的情況您怎么看?
陳小波:首先煙臺華夏長城并不是中糧的企業,目前一些行業在商標的使用上還不太規范,未來也呼吁這方面能夠進一步規范,從而形成消費者對葡萄酒品牌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