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葡萄酒行業也必須創新發展理念,堅持產品質量為王,注重性價比,提高市場核心競爭力,實現市場的理性回歸。積極發揮行業協會的引導、服務作用,推動葡萄酒市場健康、持續發展。
日前,在一次中外葡萄酒交流活動中,《華夏酒報》記者采訪了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會長叢日光,他就葡萄酒市場存在的問題、未來市場發展趨勢及深圳市葡萄酒協會創新服務市場等問題,作了權威的分析介紹。
做葡萄酒不能“走捷徑”
“葡萄酒市場是一個‘系統工程’,應長遠規劃,不能急功近利。‘葡萄酒是種出來的’。世界著名葡萄酒品牌,始終都注重質量品質和葡萄園基地打造等最基礎的工作。”叢日光對記者說。
“我國的葡萄酒產業市場在近十年間,有了較大的質與量的變化,這包括產品質量、品種、檔次、產能等多個層面。葡萄酒產業如同一個‘系統工程’,在其發展過程中,難免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必須正視和積極解決這些問題,勇于創新,以推動我國葡萄酒市場科學、健康發展。”叢日光說道。
在叢日光看來,多年來,我國葡萄酒市場最突出的問題是不少企業的決策者沒有扎扎實實地去建設原料基地、做好產品的質量,而是發展眼光短淺,過分注重眼前利益,急功近利。葡萄酒產業市場發展如同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兼顧多個層面因素,科學打造上下游產業鏈條,遵循市場發展競爭規則,扎實做好相關基礎工作,如原料基地、產品質量、銷售網絡、市場服務等;仡^看看,那些“走捷徑”的葡萄酒企業,都沒有走得更遠。因為,這樣做顯然做不出優質葡萄酒產品、打造不出優秀的葡萄酒品牌,經不起大浪淘沙和市場的淬煉。尤其在當今我們國家正在走向“全面依法治國”、葡萄酒市場在逐步走向規范、消費者在漸漸走向成熟、企業必須遵循市場競爭游戲規則的大環境形勢下,靠“走捷徑”的葡萄酒企業,顯然是沒有明天的。
“‘葡萄酒是種出來的’。這個觀點二十年前就有行業智者提出,前瞻、準確,又很形象,我非常贊成這一說法。這源于我從事葡萄酒業幾十年的工作感受,也源于我專業考察過全球多個葡萄酒生產強國及世界著名葡萄酒品牌企業后的深切體會。可以這樣說,無論法國、西班牙等老世界葡萄酒強國,還是澳洲、智利等新世界葡萄酒國家,包括拉菲、拉圖、瑪歌、奔富等一些世界著名品牌,首先最注重的就是葡萄園基地建設和產品質量基礎工作,這是幾百年不變的定律。我國作為新興葡萄酒國家,要成為世界葡萄酒強國,同樣必須遵循上述基本定律。當然,我們的路還很長,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只要行業正視存在的問題,勇于創新,積極、有效解決好這些問題,就一定會促進我國葡萄酒市場的健康發展,推動我國早日實現由世界葡萄酒大國向強國的跨越。”叢日光說道。
“新常態下,我國葡萄酒產業市場必須創新發展理念,在注重產品品質和打造品牌的同時,要注重對消費市場的研究,積極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摒棄‘三高’模式,走出‘價格誤區’。葡萄酒當下市場的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市場發展將更加趨向理性回歸。渠道扁平化及跨界整合將成為葡萄酒產業市場發展的大趨勢。積極創新市場,注重研究市場消費需求,注重性價比的品牌企業,市場競爭力會越來越強,發展空間越來越大。”叢日光說道,“新常態下,葡萄酒市場在產品結構、利潤空間、競爭模式、發展趨向等層面呈現新特點、新變化及新趨向。對此,行業應積極應對市場新情形,科學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他認為,創新驅動發展首先要創新發展理念,提升市場創新和服務水平,要在注重產品品質和打造知名品牌的同時,加強對行業市場消費變化的研究,積極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創新渠道建設,減少中間環節,著力為市場提供一流性價比的產品和完善服務,真正提升產品和品牌的市場競爭力。
市場調查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青睞于高品質、中檔價位的高性價比的進口葡萄酒品牌。
近年來,中國進口葡萄酒的數量增長較快,幾乎呈現“半壁江山”。這既讓國產葡萄酒感到了壓力,也顯示了進口葡萄酒有著強勁的市場競爭力。這些暢銷內地市場的進口品牌葡萄酒產品,不是最昂貴的,也不是最便宜的,但卻是性價比最高和最能抓住消費者心理的。
葡萄酒迎來“中端精品酒”時代
叢日光認為,今天的中國葡萄酒市場,應積極滿足不同消費階層的消費需求,尤其要注意研究越來越被看好的“準中產階級消費者”。因為這一強大的消費階層,接受新事物能力強,注重產品的性價比。這也注定,具有一流性價比的進口葡萄酒品牌,在中國的消費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顯然,積極創新市場,注重研究市場消費新需求,強調性價比的產品和品牌,其市場競爭力將越來越強,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中國當下葡萄酒市場的暴利時代,將會一去不復返,葡萄酒市場發展也將會越來越趨向理性回歸。
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在我國流通市場上,進口酒的銷售價格不斷下行,越來越貼近大眾,中國城市消費者很方便喝到高性價比的進口葡萄酒。今年以來,包括法國、西班牙、澳洲及智利等國家的眾多知名葡萄酒品牌,針對中國市場大力度推出高性價比的葡萄酒,增加了中國消費者的選擇。這些高性價比的葡萄酒品牌雖然利潤率下降,但市場銷量、占有率、市場效益及市場知名度、美譽度均明顯提高,產生了良好的市場效應?梢灶A言,這種效應在下半年及未來時期,將會持續和放大。
“可以肯定地講,中國葡萄酒市場的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市場將是高性價比的‘中端精品酒’時代。過去十年,在中國葡萄酒市場,由于市場信息不透明、市場競爭小、流通環節多等因素,不少早期的經銷商暴利經營,中國消費者高額買單。以前的市場環境,主要成就了有一定知名度的酒的副牌。未來,顯然將是高性價比中端精品酒的時代。專家通常把這個‘中端’定義為出廠價3~10歐元的葡萄酒,這個價位的酒不少品質非常好,能獲得專業人士和廣大消費者的一致認可。以前中國人對葡萄酒的消費,選擇空間狹窄,要么名牌高價酒,要么是低端廉價酒,集中度高;但是,未來中國消費者會有更多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未來的十年將是性價比高、有個性的‘品質酒’的十年,F在更多的中國消費者確實是越來越了解葡萄酒了,除了牌子和價錢以外,真正開始追求‘品質酒’了,相信以后消費者會更多地選擇一些差異化的‘品質酒’產品,這也是國內目前有前瞻性的單位在努力引導的方向。對于葡萄酒未來發展的模式狀況,渠道扁平化及跨界整合或是大趨勢。品牌是品質和文化的沉淀物,而一些世界知名酒莊,在中國市場經過精心耕耘,也將大有未來。”叢日光表示,“保持葡萄酒市場健康、持續發展,還需要做好消費、文化、監管、協會等相關層面的工作。市場經濟中,行業協會應積極擔當社會責任,創新發揮引導、推動和服務市場的作用。”
深圳區位特殊,葡萄酒市場活躍,已發展成為國內進口酒企業經營最集中的地區之一和國內葡萄酒業較成熟的一塊重要市場。但在進口葡萄酒發展迅猛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缺乏標桿及行業標準。部分企業急功近利的不良行為也時有發生,影響了行業公信力和正規葡萄酒企業的合法利益。
為了有效解決上述問題,2012年6月,在深圳鷹君、首彩、盛唐以及融通國際和芭黎之花等8家葡萄酒企的倡導下,一個專注市場發展、致力行業規范與自律的葡萄酒行業協會宣布成立。
據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會長叢日光介紹,協會創立伊始,就推出保真溯源的“放心酒小圓標”工程等多場互動活動,得到業內的積極響應,發展了許多會員,并加強為會員和市場提供國家政策信息解讀、提高物流效率、推廣葡萄酒文化等一系列服務,制止了一些不良的市場行為,積極擔當社會責任,得到了行業、政府、社會的一致關注和好評。
針對多年來,我國進口酒市場上冒充“原裝原瓶”、 無任何質量保障的直接走私進口、靠炒作產品令價格虛高等一些亂象,嚴重影響了我國進口酒市場的健康發展,對消費者的正當權益造成了極大傷害等情形,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在全國業內創新推出的一套“組合拳”,以進一步規范進口酒市場,引導企業自律,為消費者辨別葡萄酒和提升對產品認知度提供專業的渠道和正確的指導。同時,為深圳酒商對接政府和相關組織、機構提供便利。
“深圳市葡萄酒行業協會是一個容納了從事葡萄酒行業以及關注葡萄酒行業的人員的組織,大家非常愿意為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出一份力。協會創建三年來,已著手啟動了一系列前期基礎工作,爭取到了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海關、酒類辦等政府職能部門的支持,啟動放心酒工程,還通過多種途徑傳播葡萄酒及文化。在宣傳推廣方面,協會聯合行業專業媒體對消費者如何購買真正意義的進口葡萄酒進行指導,積極協助好會員的服務工作。在未來的時間里,我們將更好地發揮好協會的引導、服務等職責,勇于創新,更好地擔當社會責任,致力于為葡萄酒市場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叢日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