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就煙臺葡萄酒產區發展歷史、現況及如何做大、做強、做實進而打造成為世界著名產區等話題,專訪了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會長孫承賢。孫承賢同協會王忠民、都興健二位副秘書長一起,與記者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
煙臺產區亟需實施戰略轉型
記者:自近代以來,煙臺產區在中國葡萄酒業有著獨特的地位,廣為世人稱譽。請您介紹一下煙臺產區的歷史及發展現狀。
孫承賢:煙臺葡萄酒產業是優勢傳統產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120年前,張弼士選擇了煙臺,正是因為煙臺有別于其他產區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大自然賦予的種種有利因素,因此,煙臺張裕順勢而生,成為我國第一家葡萄酒生產企業,煙臺也由此成為葡萄酒民族工業的發祥地。煙臺產區有著獨到的優勢,首先表現在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的優勢上,這里的緯度及栽培優質釀酒葡萄品種的自然條件,與著名產區法國波爾多很相似,是國內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120年前,張弼士經反復考察,最終選擇了煙臺。可以說,這就是煙臺產區最大的優勢。上世紀八十年代,煙臺又被授予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如此殊榮,是國內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
記者:煙臺產區目前葡萄基地和葡萄酒企業、產業發展情況如何呢?
孫承賢:百余年來,煙臺葡萄酒歷經滄桑,有過輝煌,也走過低谷。如今,煙臺已成為國際七大葡萄海岸之一、國內最大的葡萄酒產區。百余年來,煙臺產區已建有一大批葡萄基地,盡管基地建設歷經挫折,但畢竟發展到今天的55萬畝,雖然,其中的一半28萬畝左右基地在本地,另一半在我國的新疆、寧夏等地。我們認為,基地無論建在哪里,都將為煙臺產區所用,基地管理積極采用煙臺產區先進的管理模式。
其實,不少專家認為,采用不同地區的釀酒葡萄釀制的酒,科學勾兌后,能出品更好的口感、風味的葡萄酒?梢哉f,正是因為煙臺產區具有規模較大的本地和外地優質葡萄基地,從而支撐了煙臺葡萄酒業的持續發展,彰顯了煙臺產區獨特的基地優勢。沒有基地,就沒有產區。
近年來,全市葡萄酒企業達15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近40家,并建有包裝、設備等葡萄酒配套企業及大學、科研機構、質檢中心等單位部門,為煙臺產區的產業鏈發展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礎,提供了強大的動力,這同樣是其他產區不具備的因素。近年來,煙臺產區葡萄酒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近四分之一,達到30多萬千升;利潤及利稅額幾乎均占全國同行業總數的六成。
記者:您如何看待近兩年來葡萄酒產業出現的新形勢及煙臺產區一些新情況?
孫承賢:2013年以來,受宏觀經濟下行等大氣候影響,國內葡萄酒產業發展出現了增速放緩、效益下滑等局面,煙臺產區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宏觀與微觀、業內與業外、客觀與主觀,都有影響,如經濟下行、接待宴請減少、進口酒沖擊、國內產區間競爭激烈等。從煙臺產區自身看,煙臺釀酒葡萄種植成本高、收益低;基地建設滯后,產業發展基礎不牢;產業和產品結構不夠合理,產區風格特征不明顯;產區的整體知名度不高,品牌建設尚有很大差距;葡萄酒文化氛圍不濃,城市特質未充分彰顯出來。
當然,挑戰與機遇始終并存。經過深入調研,我們發現,未來,我國葡萄酒消費需求將會持續增長,行業科技支撐作用將會進一步顯現,產業關聯融合度將會更加明顯。在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歷史發展節點,煙臺葡萄與葡萄酒產業唯有加大創新發展思路和生產經營模式,通過實現戰略轉型,回歸理性,實現打造煙臺成為中國最著名的葡萄酒產業發展區?梢哉f,這既是市場和產業形勢變化的迫切要求,也是煙臺百年葡萄酒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
記者:協會成立以來,創造性地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受到了政府、行業和產區企業的一致好評。您本人也多次強調“煙臺產區要想發展壯大,產區特征和產品個性不可或缺。”請您介紹一下煙臺打造獨具特色、富于個性產區的戰略理念的由來。
孫承賢:縱觀當今世界著名葡萄酒產區,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立足產區具體特征,充分彰顯產區優勢,形成產區獨特的品牌文化效應。對煙臺產區來說,積極挖掘、創新優勢資源,提升資源整合水平, 形成獨具特色、富于個性的產區特征,是實現戰略轉型的根本所在。
酒業新常態下,充分挖掘、提升煙臺產區獨特的優勢資源,彌補不足,放大煙臺產區的優勢,形成獨具特色、富于個性的產區特征,著力打造名副其實的世界著名產區,是當前及未來煙臺產區戰略轉型的方向和重點。
如何進行戰略創新轉型
記者:煙臺產區應主要從哪些方面進行戰略創新轉型?
孫承賢:我們充分調研、論證認為,應從生產形態、產業形態和市場形態上,科學調整,創新升級,實現產區風格特征、產業與產品結構調整及經營理念的等多個方面的戰略轉型。
首先,在生產形態上,把市場引導型轉到生產引導與市場引導結合型上來,實現產區風格特征的戰略轉型。
一個葡萄酒產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突出自己的區域特色和文化特色,走個性化、差異化的發展道路。
國內外許多葡萄酒專家指出,葡萄酒產區要想發展壯大,產區特征和產品個性不可或缺。煙臺葡萄酒找準個性是關鍵!因此,煙臺產區的戰略轉型必須找準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具有自己的特點和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占得優勢和主動。
其次,在產業形態上,把低水平建設轉到優化升級上來,實現產業與產品結構調整的戰略轉型。要加強產區科技創新能力和加大生產科技投入及釀酒葡萄新品種的投入。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化資源配置,探索新形勢下發展模式,構建特色鮮明、結構合理的產業體系。
再次,在市場形態上,科學調整消費群體結構,實現經營理念的戰略轉型。市場轉型,提高酒品的性價比是關鍵。必須適應市場的變化需求,轉變經營觀念和營銷理念,積極開發生產性價比高的產品,滿足大眾消費者對葡萄酒的需求,擴大市場消費層面和各級消費群體的消費水平。
記者:協會成立以來,您和協會領導班子成員深入企業和市場調研,對煙臺產區發展尋方把脈,找準了制約產區發展的問題瓶頸,提出了將煙臺產區特色、個性、優勢和做大、做強、做實,請介紹一下打造世界著名產區的要點。
孫承賢:在今年三月召開的煙臺市葡萄與葡萄酒協會理事(擴大)會議上,我除了所做的協會的日常工作報告外,重點強調了新形勢下,創新打造煙臺產區成為世界著名產區所需要的三個要點,簡要地說包括增強產區意識、打造產區品牌和樹立產區形象。這既是行業所關心的事情,也是關乎煙臺產區持續健康發展的長遠之計。
產區意識是一個產區發展的自覺思想行為,有了鮮明的產區意識,一個產區的發展就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皮將不存,毛之焉附”。
煙臺產區的每個企業、每個人都要從產區的大局出發,正確處理好企業與產區的關系,圍繞產區的發展,做好自己的工作,為產區的發展增光添彩、添磚加瓦;打造產區品牌,首先,要打造好產區整體品牌。其次,要打造好酒城品牌,包括酒城歷史文化的發掘、研究,葡萄酒文化普及、交流等。第三,要打造好企業品牌。要樹立“品牌第一,質量至上”的理念,釀造個性化、差異化、富有濃郁地域特色的葡萄酒。既要保持發展好民族傳統品牌,又要積極適應市場變化,不斷研發推出新的品牌,提高酒的性價比;怎樣樹立產區形象?最關鍵的是要抓好質量和誠信,樹立“質量為本,信譽至上”的理念。
記者:打造煙臺世界著名產區和國際葡萄酒貿易中心,需要抓好哪些突出問題和關鍵環節?
孫承賢:我們認為,主要應從基地、苗木、品質、酒莊和文化等問題環節上采取有效舉措。“基地,產區之基”;兀瑢Ξa區來講至關重要。“七分葡萄三分釀造”、“好的葡萄酒是種出來的”,這已成人們的共識。要進一步搞好規劃,強化措施,鼓勵支持生產企業發展自有原料基地;加強科技推廣普及和加大科技投入;繼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煙臺,積極探索釀酒葡萄種植多元化發展的新路子。
“苗木,產區之本”。要釀出好的葡萄酒,必須從苗木這個源頭抓起。培育適合煙臺氣候條件、自然環境生長且品種優良的葡萄苗木,使釀出的葡萄酒確實能突出產區的個性、代表產區風味。加強釀酒葡萄苗木的研發、繁育等基礎性工作,進一步加大科技支持和資金扶持力度,促進產學研合作,建立高標準、高質量的釀酒葡萄種植示范基地和葡萄砧木培育基地。
“品質,產區之髓”。品質,是一個產區葡萄酒所彰顯出的有別于其他產區的那種風味和個性。
煙臺產區有不少品牌酒的酒體、口感、香氣上乘,但還沒有真正達到像法國波爾多等世界著名產區的酒那樣個性明顯、風味獨特。要釀出上乘的地方風味酒,首先,從原料抓起;其次,要抓好調配工藝這一重要環節,注意人才培養;再次,要強化市場監管,共同維護我們產區的優良形象。
“酒莊,產區之脊”。建酒莊,創自己的品牌,是產區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途徑。協會自成立以來,一直把建酒莊作為煙臺產區一項戰略任務推行。煙臺產區未來將按照“小酒莊大產業”的發展模式進行規劃、布局、建設,讓每一款酒莊酒,都能體現煙臺不同小產區的個性化表現,達到代表產區風味的上乘境界。
“文化,產區之魂”。煙臺之所以成為亞洲唯一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源于她的葡酒歷史、企業、基地、品牌等在國際上享有一定的地位。煙臺有諸多的產業,但唯有葡酒產業和酒城這塊招牌是其它城市所不可比擬的。我們應強化打造煙臺酒城這塊牌子,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勇立潮頭的氣魄,把煙臺構建成國際化的葡萄酒交易、集散、物流、期貨、信息、會展、文化交流和休閑旅游中心,打造成名副其實、世界一流的國際葡萄·葡萄酒城。加強葡萄酒文化知識普及推廣,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培育一批在國際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煙臺產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