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葡萄酒到底處于什么時代?
一個最壞的時代。為什么最壞?因為一切都在被顛覆,一切都是碎片化。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不管你摸不摸石頭,你必須要面對這個時代的來臨。強者更強,弱者更弱,自然界的規律同樣適用。
一個最好的時代。為什么最好?因為每個人、每個企業無論大小,你都有機會。只要你敢想敢做,敢于創新。
滴滴出行在短短四年時間里,就擁有了3億用戶,如果不是在互聯網時代,沒有企業可以做到這一點。所以在這樣的時代里,你有機會去顛覆。
這也是一個好賺錢的時代。因為消費者的需求被釋放了,互聯網讓葡萄酒的消費變得更真實了,溝通更便利。互聯網銷售的距離、信息越來越對稱了,盡管不能完全對稱,因為信息是永遠不可能完全對稱,如果信息完全對稱,這個世界就亂了。
二、互聯網能不能替代實體經濟
柳井正取代孫正義,成為日本新的首富。柳井正是優衣庫的老板,優衣庫依靠的并不是線上。
京東去年投資永輝43億,占了永輝10%股份,萬達、騰訊、百度共同出資50億成立萬達電商,阿里巴巴投資280億元投資蘇寧,占了阿里巴巴19.99%股份。
奢侈電商品牌在2011年最高峰的時候占據30%左右。2012年便開始下滑,甚至2015年為負增長。意大利普拉達和路易威登從2010年70%左右的增長率持續下滑,目前已經接近0增長。
這說明什么?滿足需求本身的不是互聯網,而是實體,互聯網不是工具,也不是渠道,而是基礎設施,未來將是傳統產業跟互聯網的深度融合與改造。
三、互聯網改變了我們什么?
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以前是人與電腦之間的連接,有了移動網絡之后,就是人和人之間的連接。未來物聯網時代來臨,智能穿戴出現,更將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社會的協作形態。
引領市場進入新消費時代
什么叫做新消費時代?主流消費人群發生了變化,90后、80后異軍突起。這個時代的消費者具有圈層化、個性化、定制化的特點。
移動互聯網越來越普及、個人可支配收入越來越多,由于這些原因最后導致消費需求發生了變化,消費者的消費觀念變了,消費動機變了,消費習慣變了,誰在喝酒,怎么喝酒,在哪喝酒都不一樣了。
是消費者變聰明了嗎?不是,是消費需求被釋放了。難道以前消費者就不追求性價比嗎?以前就不知道一分錢一分貨嗎?當然不是,這些我們從生下來就知道的。
改變了信息的溝通方式
互聯網可以讓你搜索到足夠多的信息,但是信息不會真正對稱。比如你在網上搜索到產品所有的成本構成信息,那這個產品就沒法賣了。
提升了管理運營效率
互聯網去中心化,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不是去中心化,而是要對中心進行分化,互聯網營造了眾多小中心,同時又構建了超級大的中心。像中國的騰訊,阿里巴巴跟百度,這三家所形成的超級流量入口根本沒有辦法干掉它。臉書(Face Book)總裁扎克伯格,在去年說過,未來十年他要讓全球的人都能免費上網。扎克伯格想在虛擬世界和智能領域第一品牌,這又是一個超級大中心。
改變了傳播和渠道
最終互聯網對葡萄酒市場產生了八個轉變:行業從低要素競爭向系統創新競爭轉變、價格從高毛利率向追求高性價比方向轉變、產品從初級需求向戰略產品需求轉變、品牌從企業品牌向消費品牌轉變、銷售從簡單銷售方式向先營后銷轉變、管理從小個體大組織向小組織大個體方向轉變、推廣傳播從聚焦式向碎片化轉變、資本主導的超級品牌一定會出現。
四、未來葡萄酒企業之路要怎么樣走
未來之路怎么走?建議每個企業一定要構建品牌誠信體系。原因很簡單,這么多年所有的營銷,包括企業要解決的唯一問題,就是誠信問題。
在兩種機會中尋求自己的道路。研究營銷就是研究人性,從人性的角度看需求永遠都不會變,一個是從眾需求,一個是個性化需求。
產業鏈整合及服務是未來比拼的核心
不能再閉門造車開發產品,要真正洞察消費需求,做好各種細節,同時要超越性價比。
共享合作,構建需求鏈,形成生態鏈。用戶價值為核心,從碎片式需求出發,整合供應鏈,構建需求鏈,形成生態鏈。
市場已進入小時代,我們要滿足的是小眾需求,并做出特色,一定要研究你的用戶,抓住主流人群,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大企業做好平臺服務,小企業要做好精耕細作,經銷商最好做短鏈條。
構建小組織大個體
做好產品的質量區隔。葡萄酒的質量消費者不好辨別,因此生產商一定要在產品的包裝上下工夫,怎么突出產品質量區隔,有心理暗示,讓消費者認定你的東西好。
建立柔性生產線和敏捷的供應鏈。酒商將會出現三種變化:供應鏈整合運營商、依托互聯網終端連鎖運營商、依托互聯網B2B、B2C、C2B模式運營商。所有的模式跟產品研發,一定核心在于解決某一種需求,需求從沖突當中來,或者從價值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