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止合作、梳理品牌、調整產品線……近幾日,名酒正是用與前兩年幾乎相同的姿勢和手段,把“OEM”“不聽話”“違約”的經銷商又原封不動地“揍”了一遍。顯然,在讓渡高質量發展的經銷商面前,清心寡欲才是件該做的事情。
在白酒行業改革進入深水區的背景下,茅臺市值不斷刷新紀錄,五糧液股價破百,似乎一切都在為白酒行業上演“都挺好”造勢,但事實真是如此?
如今的白酒渠道正在上演“冰火兩重天”的戲碼,一邊是如日中天的華致、1919、酒仙網等在新零售的賦能下為超越想象進一步雕琢;另一邊,悖離了行業發展大勢的經銷商的日子,卻一直在不停倒數。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1、流通渠道不流通
“在合肥地市級、縣級區域,十家門店有五家都已經關門了。”這是一位安徽酒業人士的原話,他坦言“如今,流通渠道已經不流通了。”
復盤酒業的渠道變革,從最初國營糖酒公司轉變為以大流通、酒店、賣場、團購店、專賣店等主要形式為代表的復合模式,從國家到廠家、經銷商、廠家、廠商一體,經濟形式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不斷催生出新的渠道模式。也因此,白酒行業相繼出現了盤中盤、連鎖店、廠家+代理商的模式。曾經的白酒,主要依靠經銷商、煙酒店、商超等流通到終端,在這個過程中,渠道商有過黃金期,而如今,面臨的是“時代大考”——倒閉潮。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登記注冊的煙酒店達700多萬家,其中很大一部分經營狀況不理想。這與傳統百貨陷入“倒閉潮”如出一轍,面對撲面而來的消費新潮流、商業新模式、新零售新技術,傳統渠道已然頹勢加重。
在白酒行業,便是渠道的“大洗牌”,渠道壓貨成為常態,中小經銷商庫存變身“堰塞湖”,鋪貨難、陳列難、動銷難這“三大難題”成為壓垮流通渠道的“最后稻草”,越來越多的經銷商、終端商對流通渠道望而卻步。
此外,當酒業的浪潮來回翻滾,首先被席卷的是煙酒店和一些批發市場,盡管當下新零售的發展為行業帶來更多想象空間,但事實上,消費升級所導致的市場變化同時充斥著更多不確定性。
就目前來看,卡牌的A面呈現的是煙酒店、商超、中小經銷商價值的流失,B面則是名優廠家、酒業大商、線上流通平臺對市場的大快朵頤。這當中,“利潤”被來回切割,流通渠道環節中,便沒有人愿意“接招”。
2、狂歡屬于少數人
在快訊君的走訪中,經銷商都有一個共識:除了茅臺以外,其余品牌或多或少都面臨著渠道流通的問題。
受經濟下行、消費升級、消費趨勢理性回歸等大環境的影響,進入淡季期的酒業在市場層面的問題立即凸顯。近兩年,廠家加強終端直銷、新零售與電商在不同程度上對大量客源的截取,流通渠道的隨機購買率已經大大降低,煙酒店及一大批經銷商被“鎖死”。
在陜西市場,不管品牌強弱,都面臨著在流通渠道,團購渠道,電商渠道,連鎖渠道等多方面的難題。
陜西某酒業人士告訴快訊君:“成熟品牌對渠道掌控能力較強,店鋪鋪貨相對容易,而實力較弱的品牌招商就很困難。”他表示,實力雄厚的企業愿意出價進入店面鋪貨,但市場上品牌眾多,店面有限,如此以來,抬高價格變得符合市場規律,結果便是廠家和分銷商不再愿意在流通渠道上花大價錢。另一反面,即使是品牌成熟,也會面臨價格難以掌控的問題,店面鋪貨、陳列對于廠家來說,已經沒有“誘惑力”。
而對于終端線來說,也會出現被廠家“放鴿子”的情況。某些廠家政策不完全兌現、流通渠道與團購渠道之間的價格沖突,在商超賣場的“低價拋量”等行為也大大降低了終端商“接招”的欲望。
在山東市場,本地品牌長期以來面對的“內耗競爭”太過激烈,競品眾多、外部品牌的高強擠壓,即使本地品牌在流通渠道有著先天優勢,目前依然集中于商超、酒店、煙酒店、賣場等流通渠道,但動銷情況十分不樂觀,先天優勢或將曇花一現。
而廣東某大商向快訊君透露,產品單一化,利潤薄,很多經銷商甚至“裸價”出貨,由于廠家為了節約成本不再為經銷商提供后期服務,即便是與酒企官方旗艦店、電商平臺阿里、京東、1919、酒仙網等展開合作,但需要承擔一系列后續服務,例如包裝、破損、泄露等成本。
即使是電商渠道,以“促銷活動”為障眼法反復打價格戰也已經屢見不鮮。
3、走團購“糊口”,“主業”變“副業”
事實上,渠道問題便是廠商管控問題,即使廠家不停出臺策略管控渠道,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僅如此,廠家規范不到位,經銷商定期松散,如此下來廠商之間形成的形成“死循環”便長久解不開。
近幾年,體驗營銷的盛行、茅臺加強直營比例、五糧液提出對經銷商實行分品放權可以窺探一二,酒廠的關注度已經從渠道商向消費者轉移,新一輪渠道變革似乎又在醞釀當中。外界資本的注入、新零售對渠道通路的改變、對消費環境、消費習慣的影響愈發明顯,處于十字路口的經銷商有的出師未捷身先死,有的悄然離場,有的依然在掙扎徘徊。
從“渠道為王”到“終端為王”,很多經銷商開始選擇代理屬于自己的“控價產品”,價格有提升空間,利潤可觀。在河北,多數經銷商在這輪渠道變革中顯得束手無策,大部分經銷商更愿意做自己的產品,然后通過圈層營銷一步步打開人脈,進行團購,但這樣的方式僅僅是“糊口”,短期內難以看到收益。
除此之外,渠道扁平化、價格透明以及新零售的沖擊,有的煙酒店甚至為了保住客源不敢報價。在安徽市場,古井貢、口子窖、迎駕、高爐家等本地品牌聯合形成寡頭局面,外來品牌想要打開渠道必須承受較大的運營成本。“可以說,即使是傳統流通渠道,也已經進入資本運營時代。”安徽某經銷商這樣說。
除上述情況以外,在廣東地區,醬香熱為經銷商帶來了一些機會,經銷商選擇代理一些年份老酒,醬酒等產品,而更多的經銷商則將酒業從主業位置上剝離,利用已有的人脈資源開展其他產業,將酒業變成“副業”。
可以看到,寡頭競爭時代,渠道經歷了來自多重外力的“切割”,一步一行顯得乏力,而結果是由舊渠道中誕生出的“新渠道”,新舊勢力的拉鋸戰,最終折損了的這一批“勢力”終將被時代遺忘。廠商博弈中的利益分歧,規模化、平臺化成為趨勢,單兵作戰必將退出舞臺。上游對于共同體業態的超強反應與積極驅動,下游粗放式、零散式生存法則。
在這一輪洗牌中,酒類流通場景正在被重構,呈現多遠化發展,新的賽道上,不思不變就會被擱淺,資源互補、利益共享就是建立白酒價值鏈的一種結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