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精釀啤酒的誕生需要比普通啤酒增加4-10倍的原材料積淀,一個“精”字道出了其與眾不同的所在。時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品位與品質的追求,促進定調輕奢的精釀啤酒將產品精準市場化。同時,利弊相佐,這一優勢也會成為精釀啤酒普遍營銷的掣肘。未來如何抉擇?中國網·中國酒團隊趕赴上海參加“2019中國·上海國際精釀啤酒會議暨展覽會”。做為在行業里具有舉足輕重的會議,本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釀酒師、品酒師、啤酒行業專家以及250多位參展商。做為中國酒行業的權威媒體,中國網·中國酒特別邀請了數位精釀啤酒行業的“大咖”,圍繞“精釀啤酒在中國發展的抉擇與困惑”為主題進行了專訪。
中國網·中國酒圍繞主題,邀請上海萊寶啤酒創始人曹輝(以下簡稱曹),從中國本土精釀啤酒市場現狀、未來市場前景以及遇到的困難和瓶頸等問題進行了專訪。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中國網Q:曹總,您好!請問做為一款中國本土的精釀啤酒的品牌,您如何看待現在的市場狀況?
曹A:我做啤酒是2011年到現在2019年做了八年的時間,中國從0到現在的整個一起過程。那個時候做中國精釀中國不會超過五家,從今天的數據看至少500個小品牌已經出現了,短暫的時間里面出現了呢么多的品牌,沒有出現一家很優質的企業。如果要把精釀的行業做好的話 就需要小品牌把自己做大做強,我們需要資源,需要今天的這種論壇,同行之間的交流這種,把不同行業的人拉進來成為我們的愛好者也好。關注我們,那么這個市場會發展越來越良性,成長指數也會越來越高。
中國網Q:您如何看待精釀啤酒市場沒有像傳統的工業啤酒那樣,有大的企業,
現在看到市場上的精釀啤酒品牌都是小而精的現象呢?
曹A:精釀為什么做不大。其實是啤酒里面分兩塊,一塊是品啤酒的,把啤酒做得很有逼格,還有百分之九十的人是把啤酒當成喝,喝啤酒這一塊,所以大部分都是做飲啤酒的,拿品啤酒的思維去做飲。這種思維是錯位;二是要把啤酒做得更簡單,讓消費者能夠讀懂它、喝上去好喝。更重要的是性價比要高,整個行業的前景來說,我們認清了自己的商業戰略。我們能夠走出來,在未來的三五年我們肯定會有很多的優質的品牌出來。
中國網Q:您認為萊寶做為一款中國本土的精釀啤酒,面對現在的國內啤酒市場,未來發展的瓶頸和機會在哪里?
曹A:瓶頸是消費者的教育是很難得一件事情。以為中國已經被工業啤酒洗腦洗胃了二三十年,所以大家已經認同了一種淡爽型的啤酒,所以你要改變他這種消費觀和口味他是需要時間。我們不能等消費者自己觀念的轉變,我們要主動迎合上去做一些好的產品。所謂好的產品就是要貼合渠道、貼合消費者的審美、貼合著他做產品設計。我覺得解決市場的瓶頸是我們要找到市場的點 、渠道的點、消費者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