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數據顯示,去年,香檳酒全球營業額高達47億歐元,較上一年增長了4.4%,然而在國內市場,香檳酒的表現則不盡如人意,中國內地市場香檳的進口量與進口額分別下滑了19.31%和16.04%。法國香檳酒行業委員會秘書長佩文森認為,香檳酒在國內市場仍屬于小眾消費,預計仍需十年左右才能達到如日本、新加坡等新興市場的消費水準。目前制約香檳在國內發展除了大家熟知的價格貴之外,渠道較窄并且進口商不穩定才是其無法在國內市場快速發展的核心原因。
進口商不穩定波及香檳銷量
北京商報:去年中國內地市場的香檳進口量與進口額分別下降了19.31%和16.04%,您如何看待香檳市場的下滑?
佩文森:首先,這里存在一個技術性的問題,如果單看從法國到中國海關的香檳數據,是有所增長的。但目前情況是,一部分香檳先運送到新加坡,再由此轉運到其他國家如中國市場,在這個環節中,一些數據便流失了。如果將這個問題解決了,我覺得中國內地市場的香檳數據最終應該不是下降,或是不會下降這么多。另外,近年中國酒業市場處于深度調整期,香檳市場也難逃影響,香檳的消費群體有所減少,而且中國內地對于香檳的價值認知、消費習慣,與其他國家地區相比較晚,這都會直接反映到香檳的進口數據中。
北京商報:除了受到宏觀環境的影響,還有哪些因素影響了香檳的進口?
佩文森: 從中國市場的整體數據來看,每一年銷售排名靠前的酒莊和品牌并不固定,經常發生變化,這說明了這些酒莊或品牌跟他們的進口商或代理商的合作關系并不穩定或不順暢,這種情況造成了市場的不確定性。近十年以來,中國的香檳市場已經邁入了新的臺階,但其渠道的不穩定制約著香檳酒的發展。在市場調整期,香檳酒的進口渠道、流通渠道也能夠借此緩和、理順品牌和渠道關系,為未來香檳市場增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亞洲新興國家成潛在引擎
北京商報:2015年全年,香檳全球營業額高達47億歐元,較上年增長了4.4%,去年香檳市場轉暖的原因是什么?
佩文森:2014-2015年,全球的香檳市場呈現了回升的趨勢,雖然增長幅度較為緩慢,但表現穩定,這也符合香檳酒的全球戰略。去年全球香檳市場表現樂觀,主要受到三個原因影響。第一,去年香檳酒瓶銷數增長,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7%; 第二,去年歐元匯率對香檳市場有利; 第三,高端香檳市場發力,拉高了香檳的銷售額。
北京商報:據去年香檳酒全球數據顯示,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都有著明顯的增幅,這是否說明亞洲新興市場已經成為香檳酒市場的主要推動力?
佩文森:去年上述市場的確都有著明顯的增長趨勢,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香檳的主要消費市場還是歐洲和美國、墨西哥?梢钥隙ǖ氖,亞洲的確擁有強大的香檳消費潛力,有待于我們的挖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已成為亞洲最重要的香檳消費市場,現在歐洲之外的香檳增長,約有80%來源于美國、澳大利亞和日本。
內地市場進入穩步發展期
北京商報:在中國臺灣地區,香檳酒進口大幅增長,銷售額增幅高達28.95%,是什么原因刺激了香檳的快速增長?
佩文森:去年中國臺灣地區香檳酒的進口量為48.9萬瓶,向50萬瓶俱樂部邁進,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5.79%。香檳的平均價格也在快速提升,從2006年的14歐元升至2015年的26歐元,僅用了十年時間。由于其香檳消費能力的增長,除了吸引到了一些國際性香檳品牌進駐,也有果農直接向臺灣市場銷售,刺激了臺灣市場的發展。
北京商報:您認為香檳在中國內地市場需要多久時間才能達到較高的消費水平?
佩文森:預計仍需十年左右才能達到如日本、新加坡等香檳新興市場的消費水準。事實上,香檳區每年都有一部分存酒,專門針對于某個市場突然增長迅速,便用于增長產量滿足需求。在某種程度上,現在香檳酒酒窖里的存酒,是給未來崛起的中國市場準備的。
北京商報:香檳酒協會方面是否會提高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并做出相關的策略調整?
佩文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新加坡等華人市場全部加起來相當龐大,約等于2015年排行第八的瑞士市場。上述華人市場,包括亞洲之外的華僑消費人群同根同源,有著相似的文化背景和消費習慣,未來我們會針對這些市場的特點,進行統一的推廣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