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行業里,他不是時代的幸運者,2012年轉行做酒,即遇酒業動蕩,他就是國匯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晶輝,瀘州窖酒東三省最大代理商,入行第一年,銷售額就超越了瀘州窖酒在東三省的其他代理商總和,2014年更是實現近千萬的業績。
深耕細作,用心全渠道營銷
熟悉東北市場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低端市場在東北競爭最為激烈,本土如北大倉、玉泉等強勢企業在近幾年逆勢上漲,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東三省的白酒市場仍然死寂,白酒消費氛圍不強。基于市場和同行的雙向挑戰,孫晶輝坦言一開始并不懂市場,只好老老實實采取深耕細作,全渠道營銷的方式,一步一步來做市場。
創業之初,孫晶輝將自己的營銷團隊分作兩部分:一是市內團購部,落戶于哈爾濱的國匯酒業,孫晶輝和他的合伙人有太多人脈資源在此,加之大本營必須壯大,才有了專門針對此項業務的隊伍;二是招商部,負責在外埠市場挖掘開發客戶,目前,因為市場的做大,已在沈陽成立銷售分公司。
“我入行的時候政務消費已經開始被限制,但是我以前做水電站的,合伙人是做藥代理的,大家的交際圈是相當豐富的資源,都對酒有著極大的需求,因此必須緊緊抓住自己的圈層關系。” 另一方面,商超、社區店、名煙名酒店也是孫晶輝重視的渠道。
不過,最讓記者眼前一亮的是郵政分銷渠道,這已經成為國匯酒業業績增長的重要渠道。首先,郵政分銷對于酒的價格要高于一般渠道,雙方合作的積極性很高;其次,郵政掌握大量的優質客戶資源,包括政商兩界,是國匯酒業無法完全觸及的;最后,郵政完整的網絡大有優勢,可以很好的對未開發到的縣域市場、甚至鄉鎮市場進行填補。
細化規則,向管理要利益
和大多數剛剛創業的人一樣,孫晶輝一開始也因人性管理給公司帶來損失。“那個時候業務員告訴我,能夠去開發多少客戶,我也就相信了,實際上幾個月一個客戶都沒有完成,我卻每月開足額工資。”
用人不疑?但是作為現代企業,如何將自己的信任套進規則里,靠管理產生利益至關重要,孫晶輝意識到這一點后,進行了一系列措施來完善管理體系。
一、銷售人員績效考核。只有完成全部任務才能拿到全額工資,這意味著當當月工作完成不夠出色時,只能根據完成任務的百分比,領到對應的工資;
二、與客戶建立精細合同。相對于以前的隨意贈酒,允許在談定的價格上最終打款時去除零頭的做法,國匯酒業開始通過公司規則,要求業務員與客戶簽訂合同,細化到大款時間、節點,保證了利益不被侵犯;
三、定期培訓。銷售人員是不穩定的群體,公司通過定期培訓,一方面建立企業文化和信仰,另一方面解決業務員的疑慮,提升能力,再由業務員去培訓客戶,這大大加速了國匯酒業和瀘州窖酒在東三省的市場認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