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中產階級崛起下的“變與不變”
第二部分,回到今天會議主題,講一下中產階級崛起之下中國酒業。我起了一個題目叫“變與不變”,就是哪些會受這樣的因素影響產生相應變化的,有哪些又可能是不變的。
變化的第一點,是中產崛起之下白酒行業將持續擴容。
我講的這個談不上是新的觀點,今天有很多專家、領導其實對于中產階級崛起之下白酒行業的變化趨勢有著很多共性的判斷。所以我下面講的一些觀點可能會和大家有一些感觸。
比如第一點,我想基本是所有人的共識,共產階級崛起之下白酒行業將持續擴容。擴容的原因一方面是閑暇帶來的社交娛樂和精神需求。包括最近幾年,電影、旅游、餐飲產業的發展都是閑暇而帶來的社交娛樂精神需求所體現出來的。
持續擴容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消費升級。消費升級我們站在白酒行業來看,好像覺得是了不得的新鮮事,其實如果說退后一步,站得高一點,看到所有消費品品類的話,幾乎都是這種。我們可以看看身邊的,包括服裝,包括餐飲,甚至包括我們吃的米,現在已經有了幾十塊錢一斤的。包括純凈水,有些人家已經拿來作為做飯的用水。包括我們看到丁磊養豬,現在他賣的豬肉也是幾十塊錢一斤。所以我舉這個例子想說明,消費品行業的消費升級并不是白酒行業的個性,而是幾乎所有消費品行業的共性。所以在中產階級崛起之下白酒行業將會因為這樣一種消費升級的鼓勵,而帶來整個行業的持續擴容。
第二個觀點是中產階級崛起之下白酒消費將進一步分層。
這個道理其實也很簡單,當整個社會階層是混沌一片的時候,消費必然是混沌一片。當整個社會階層已經開始逐漸分化的時候,那么相應的消費就必然會出現分化,這是基本的道理。所以既然有社會分層的未來的必然趨勢在,白酒的消費分層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第三個觀點是中產階級崛起之下的產品力將具有決定性。
所謂產品力具有決定性,剛剛尼爾森專家上來介紹的時候已經提到了,中產階級對于產品品質的需求未來將大幅提升,表現在白酒上就是白酒的口感需求要有相應與時俱進的提升。這是因為他們消費能力,消費需求,消費心態相應都有了變化。就像我們年齡稍微大一點都知道,十幾二十年前,只要能有一個桑塔納作為代步工具就非常好,滿足了我們基本功能需求。但是今天誰還會說只要有一輛四輪車就好?稍微有點條件都要20萬、30萬、40萬的車。
第四點,中產階級崛起之下品牌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其實這個觀點和剛才講的產品力是一樣的道理,因為人的需求總歸是從物質屬性到精神需求,從口感需求到品牌需求。其實從更本質的層面來看,品牌和產品本身其實是合二為一的關系。對于這點,大家都是或者大部分是做酒的人,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認可。我們很多時候把品牌和產品割裂來看,認為做品牌不應該,做廣告不應該,好像是浪費,或者說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酒的生產上。其實針對消費者角度來說,他消費你這個酒不只是喝了你的口感,更主要是品牌。品牌和產品本身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內在的。
第五點,中產階級崛起之下行業分層也將進一步拉開。
這是隨著消費分層,隨著品牌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必然帶來的結果。也是所有消費品發展的必然規律。這點大家沒有什么疑義。
第六點,中產階級崛起之下白酒品類的民族自信將得到顯著提升。
這點是所有酒業從業人員應該有的基本自信。我們如果說過去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不夠自信,那是因為我們過去的上百年物質上太落后。如果今天還不自信,是因為我們還沒有成為世界上NO.1,所以從這點來看,只要經濟在增長,國家在發展,中產階級整體崛起,那我們的民族自信的增強,是一個必然的過程。當然這里也要強調,不是整個行業躺在這里,坐在這里等著就可以實現白酒的復興和回歸,而是我們自身也要順應這種趨勢和潮流,要有所作為。
第七點,中產階級崛起之下我們認為濃香型和低度化將是主流。
關于這點我提幾個看法,一是我們蘇酒集團在江蘇市場的實踐證明著這一點。江蘇應該是全國中產階級相對來說領先的地方,在這樣一個市場已經被市場檢驗為規律的問題,我想將來在全國可能具有普遍性。
第二,就蘇酒集團目前所走的濃香型低度化的路線在全國各地市場的表現來看,幾乎所有的市場都有很好的接受性。
第三點,我們幾千年來整個中國自然選擇的過程形成今天濃香型白酒一支獨大的局面,我想背后也有它的歷史必然性。
正是基于這些,我認為濃香型低度化是潮流和趨勢所向。所以今年推出夢之藍手工班精品,定位千元以上,做的就是以40.8度為主,當然有52度,重點推廣40.8度為主。該產品的推出,正是基于這樣一種認識和理念。
我們夢之藍手工班產品應該說是嫁接夢之藍品牌之后整個蘇酒集團在高端價位上的一支戰略產品。這支產品的特點大家可以過后通過網絡搜集一下,還是值得關注的。我相信,濃香低度的產品會有廣闊的未來。
最后一個觀點,今天的題目我講的是中產階級崛起之下的變與不變。前面七個講的都是變。最后一個講的是不變。也是2015年所做的那樣一次交流時我所提出的持之以恒的觀點——白酒消費的剛性需求將永恒不變。
關于這點,不是盲目自信,不是因為是白酒行業,我就在這里唱高調,而是實實在在有非常堅實的社會心理、消費心理在支撐。
我說白酒剛性需求背后是酒精類飲品的世界性、歷史性作為需求支撐的。沒有哪個國家和民族離不開酒精類飲品,只不過是啤酒、紅酒還是烈酒的問題。
第二,酒精類飲品剛需背后是精神性食品的世界性、歷史性需求做支撐。比如茶、咖啡、煙草、可可,為什么在全世界那么流行,所有民族都在需要,有背后的人的基本需求在。再退一步說,精神性食品剛需背后是人類更為廣泛和歷史悠久的精神需求做支撐,包括音樂,包括舞蹈,包括文學,包括繪畫。
最后這段大家可能覺得有點想得比較遠,但是事實上真正沉下心來想想就是這樣一脈相承的關系。因為之所以所有我說的這些東西在全世界任何一個歷史階段各個民族都有廣泛的共同的需求,就說明它背后有必然的。
所以白酒就是根植與這樣一個系統的,深刻的,世界性的,歷史性的人類根本需求當中,將與人類社會共存。
這是我今天跟大家交流的第二部分,講了這樣新的八個觀點,簡單回顧一下是2015年八個觀點回顧,總體來說比較欣慰的是絕大部分都經得起過去2年時間的檢驗。所以這樣8個觀點未來我也長期堅持。第二部分講中產階級崛起之下八個新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最后用一句話作為總結,這次來參加糖酒會感受很深,你們很多來自經銷商、廠家或者研究員應該感受也很深。所以最后這句話也代表這個感觸。這句話不是我原創,是改自張愛玲,她曾經在那樣戰火紛飛的年代說過:時代正在破壞當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我想把這句改改,作為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最后總結,那就是:白酒行業已經處在加速變化當中,同時還有更大的變化要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