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召開的《汾酒第四屆酒業營銷趨勢高峰論壇》上,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范劍平就中國經濟形勢做了精彩演講,小編現將核心觀點整理分享:
那么對于整個酒行業來講,和其它行業其實都一樣,它們必然會受到整個世界經濟和我們中國的宏觀經濟的影響。今天先要預告一下,從分析中國經濟形勢的角度,應該說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好消息。
盡管我們國家最近幾年已經出現了非常長時間,而且非常大幅度的經濟減縮。如果具體來說,我們在4萬億政策的刺激下,曾經反彈到了10.6%。但是五年,我們現在降到了只有6.9%。
應該說世界現代化分成上半場、下半場,在人均GDP5000美元之前由于成本比較低,再加上DGP走量也比較小。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所需要的增量不大,所以那個時候比較容易實現高速增長。但是過了人均GDP5000美元以后,所有國家都會出現經濟減縮,進入經濟增速的緩漲期。減速調整壓力與十三五時期6.5%以上增長目標。
2010年以來,中國GDP增速從10.6%逐年滑坡至2015年的6.9%,經歷著改革開放以來從未有過的長時間、大幅度調整。
這次減速時間這么長,應該說還和另外一個因素有關系,這就是我們國家的人口。中國過去高速增長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家都聽說過,叫人口紅利。所謂人口紅利其實就是指勞動力占總人口的比重越來越高。我們計劃生育使16歲以下的被撫養人口,孩子們生的少了,但是老齡化還沒來,60歲以上的被撫養人口增長的并不快。所以過去的高速增長期,中國勞動力占總人口的比重是不斷上升,被撫養人口的比重是不斷下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我們80后是人口最多的十年,有2.28億。但是后來我們獨生子女政策搞的非常艱巨,90后突然就減少到1.75億,00后減少到1.45億。
在80后人口達到年輕人的歷史最高峰之前,中國似乎什么都不夠,所以為什么企業都拼命擴大產能。但是,當90后開始成為我們年輕的勞動力以后,我們發現很多東西都變了。比如說80后買結婚用房的時候,就是中國房地產最火爆的時候。等到90后要買結婚用房,總需求少了1/4,發現房子突然賣不出去了,F在對酒類來講,白酒還算好的,現在啤酒賣不出去了,方便面賣不出去了,甚至手機等銷量增幅也下降了,汽車銷量增幅也下降了。所有年輕人喜歡的東西,現在增幅都明顯放緩。
現在增速提高的是什么?
這個對于整個酒類行業,這是我們從銷售,酒是要人口的,你首先明白人口趨勢的大形勢。它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是勞動力成本巨大上升。過去是供過于求,找工作難,現在不是了,現在官方的說法叫勞動力總量基本平衡。但是局部不平衡。但是由于產業結構沒有升級上去,現在供不應求的并不是高端勞動力,而是農民工,是保姆,是護工這個層次的。
現在畢業600、700萬的大學生,大學生就業是最困難的群體。這個反應到工資成本來講,在過去32年中國經濟高增長的時候,每年工資的增速比GDP低2.2個百分點。金融危機以來,城市工人的工資每年平均漲13.2%,農民工漲13.5%。但同一個時期,每一個勞動力所創造的GDP只增長11.1%。
對中國來講,人口數量紅利迅速下降。這就是我們為什么中國經濟會減速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方面各種成本,我們剛才舉的只是一個勞動力成本的例子。其實還包括環保成本、土地成本、社保成本、稅費成本各種成本。這些年都大幅度上升。
但是另外一個方面,由于我們產能過剩,所以工業品出場價已經連續48個月下降。最厲害的時候去年工業品出廠價,去年12月跟前年12月比,全國工業品的價格是下跌5.9%。所以利潤往下降,成本往上漲,把我們實體經濟的利潤給擠沒了。
這個價格要再跌下去,會搞死。另外一方面是千方百計降成本。對勞動力成本來講,我們怎么辦?
一個方面,我們要想辦法延長數量紅利。另外一個方面,我們要努力開發人口的質量紅利。人口數量紅利在13五時期有兩個辦法,第一個辦法是放開生孩子,這個可以解決16年以后勞動力不至于減的太厲害。
政策是個好政策,就是來得晚了一點。如果說我們1977年搞獨生子女政策的時候,當時就搞一代人25年,本來2003年獨生子女政策就應該結束。但是計生委還要繼續搞,多搞了13年。這13年是中國房價漲的最厲害的時候,F在,像北京、上海這么高的房價,敢生二胎的那都是英雄母親。
這個用多生孩子來延長人口數量紅利,現在慢慢地要變了。我相信未來中國也要搞獎勵生育政策,發達國家都這么搞過,但是沒用。因為沒見過任何一個國家,哪怕你就是給生孩子,說尿布錢、奶粉錢國家給補貼,他就愿意多生了。從來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國家自然生育率下降以后會出現趨勢性的回升。就是搞了刺激政策,有那么一兩年,兩三年小小的反彈。我們現在來講,中國就是數量紅利這塊,當然前景不大。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想辦法讓大家延長退休年齡。人均壽命延長以后,為我們推遲退休年齡創作了條件。但是我們現在養老金已經開始緊張。中國現在每年收的養老金和當年發出去的養老金已經不夠了。去年2015年已經中間有缺口3000億。當然現在是沒有問題,因為過去我們曾經人口紅利的時候,收的大于支,我們還有結余。
另外,還可以用國有資產來補充養老金。所以保證大家養老金按時發放,這個沒問題。但是總體來講,不可能老是靠吃老本,所以將來用這個辦法,我們延長退休年齡勢在必行。
另外一個,中國真正要將解決勞動力成本問題,還得要開放人口的質量紅利。
未來十年廉價的農民工確實越來越少了,但是產業也升級了。未來,應該是工資上漲和GDP增長的速度相互之間同步,勞動力成本的提高是建立在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上,就是良性的。
未來經濟為什么是好消息?
最近兩年經濟一直在減速,前兩年好多人說中央對經濟減速容忍度很高。因為我們在十二五時期,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是7%-8%,政府把五年經濟增長的目標并在了7%左右。我們因為前面增長的快,后面最后一年哪怕掉到6.9%,也肯定能完成五年規劃目標。
我們十二五事實上每年平均增長7.8%。但是今年進入了十三五規劃,這個時期中國的潛在增長率是6%到7%。但是這次,黨中央再也不能把五年平均目標定在潛在增長期間的下沿,6%。因為我們曾經向全世界宣布,全面建成小抗社會的一個標志就是2020年比2010年GDP還要翻一番,城鄉居民收入還要翻一番,前面增長7.8%,后面五年必須平均增長6.5%以上我們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所以十三規劃的目標是五年平均增長6.5%以上。
今年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無論如何經濟增長速度要高于6.5%。去年已經到6.9%。而且去年還出現了一個情況,就是投資項目新開工增速只有1.4%,這個很危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黨中央及時出手,我們通過各種手段,包括現在投資還要依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過去欠的債還不了,去年有3.2萬億債,推遲到7到10年以后再還。
經過努力,今年1、2月份,我國新開工項目的投資增速41.1%。投什么?很多人說是不是走老路?又是鐵公雞。這個沒錯,但不能說叫走老路。對投資來講關鍵是看它是無效投資,還是有效投資。比如4萬億,我們干高鐵,現在恐怕沒有一個中國人說高鐵不應該建了。這就是優質投資。我們說只要投對了,這完全符合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要求。
但是這次我們的經濟不是V型反彈,而是L型。前一段時間一直在下滑,現在講好消息,是說終于滑到底了,開始橫著走了,不再下跌了。但是中國經濟要明顯好轉,不是靠傳統產業,而是要靠我們的新經濟。中國新經濟的發展無論是規模還是速度,與世界其它國家比,我們國家是最快的。包括我們酒類行業,世界上像中國酒類行業說搞互聯網+的,恐怕也很少。像歐洲人賣酒那么多,也沒有說什么營銷方式的改變。所以對中國人來講,現在增長速度非?。我相信,經過努力,今年持穩,明年開始逐步回升。整個“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前低后高,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