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7年,酒業的閃光點便是茅臺醬香系列酒的突出表現,創造了又一個茅臺速度。從數據上看,有三大亮點:
第一、9月19日提前100天完成43億元全年營收任務,同比增長226%;
第二、11月24日提前40天完成2.6萬噸的銷售數量指標,這一指標相對于2016年同比同倍增長;
第三、12月18日提前2年實現盈利,銷量突破3萬噸,銷售收入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2倍和1.83倍,分別完成年計劃116%和151%。
海納機構總經理、茅臺醬香酒營銷顧問團秘書長呂咸遜
前段時間筆者復盤茅臺醬香系列酒2017年時提出,系統創新才是茅臺醬香系列酒超預期業績的核心驅動力,系統創新具體表現在四大方面:差異化產品創新、雙子座價格創新、三大會議推廣創新、四大變革組織創新。
茅臺“1+3+3”戰略產品
展望2018年,酒業的亮點依然會是茅臺醬香系列酒,筆者預測茅臺醬香系列酒發展將有七大趨勢,詳情如下:
一是高景氣內涵式成為茅臺醬香系列酒的新增長模式。
一般而言,收入(Revenue)等于價格(Price)乘以銷售數量(Quantity),價格因品牌溢價能力而有高有低,銷售數量依賴于滲透率,即渠道、終端的數量。茅臺醬香系列酒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不增品、不增商、不增量,由此可以推斷茅臺醬香酒2018年的增長將更加看重收入,其次才是銷量。醬香酒恰恰具備生產周期長、釀造成本高、產品品質高等屬性,醬香品類會支持價格上調式增長。
在經濟學中,有一種常識叫“價格上漲,消費者買的量就下降”,但是現實世界往往并不是這樣。價格上漲初期,銷量可能下滑,不過不一定是消費者買的量下降,而是因為廠家惜售;到了價格上漲的中間階段,消費者擔心價格進一步上漲而購買,市場上可能就會價格和銷量一起放量,所謂“量價齊升”;到了滲透率不高的價格上漲最后階段,消費者購買的量會相應下降。所以說,“量價平衡”將是做好茅臺醬香酒2018年營銷工作的關鍵點。
二是品牌文化建設成為茅臺醬香系列酒的強管理核心。
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在講話中提到,要堅持文化引領,充分利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擴大系列酒宣傳輻射范圍,提高產品美譽度及知名度。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品牌分為企業、產品及商業三部分。企業品牌打造通過“茅臺醬香·萬家共享”品鑒會,做大醬香品類,做強茅臺醬香系列酒品牌來實現;產品品牌完善通過對茅臺王子酒、茅臺迎賓酒、仁酒、漢醬、賴茅等產品品牌的定位詮釋、視覺系統、創意表現、媒介策略來完成;商業品牌培養通過終端門頭、生動化陳列及新零售系統來規范,如“茅臺醬香云店”等。
品牌文化建設將從傳統的廣告、公關向新時代的內容、社群轉型。舉個例子,未來的品牌文化建設將跨平臺、融平臺去操作,傳播品牌的同時進行產品的銷售。微博引流到天貓,微信引流到京東,頭條引流到京東,知乎引流到百度等,所有平臺均可以圖片、文章及視頻的形式為茅臺云商上的茅臺醬香系列酒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