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同樣是固態釀造,同樣是純糧酒,售價卻不一樣,消費者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樣?同樣的原料,同樣的技術,消費者寧愿花300元甚至上千元的價格去購買某一品牌,而酒質一樣的其他品牌酒,即使售價不到100元,消費者卻還是嫌貴呢?同是茅臺品牌旗下,為什么寧愿支付1499元買飛天茅臺的消費者,不愿意花399元去買茅臺漢醬酒? 飛天茅臺真的比漢醬酒好喝的價值等于1100元嗎?
消費者這樣評估背后的心理機制是什么?我們少有人會抱怨1499元買飛天茅臺買貴了,我們也經常見到15塊錢的酒漲到16元,消費者就抱怨廠家太黑心,賣的太貴。
其實消費者無論是說酒質不好,還是價格太高,亦或是品牌不足,都是在強調一個事實,那就是:你的性價比不夠!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關于性價比,我們首先要明白它的具體定義:
性價比=性能/價格
那么對于酒水來說,它的性能是什么呢?從基礎性能到高級性能,我們一條條來剖析:
酒水的基礎性能包括【原料、工藝、包裝、酒質】幾個方面。(這里面已經涵蓋了從生產到包裝再到飲用的全部內容,不再展開贅述。)
特殊的原料會帶來特殊的溢價能力,譬如有機糧食、特殊水源、酒曲等;特殊的工藝會提高產品的價值感,譬如醬香12789工藝等;不同的包裝附加值也不同,材質與設計的高低決定了這些;酒質的差異會帶來不同的口感,但是基礎是圍繞“好入口、不燒心、不上頭”為基礎。
酒水的基礎屬性貢獻了性價比最原始的性能指標,但是業內人士都知道,這些訴求一般都在中低端產品與非核心產品中作為賣點。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要說到酒水的高級性能。
酒水的高級性能包括【品牌、品質感、幸福感】三個主要方面,它涵蓋了知名度、美譽度、產品美感、消費情感、場景匹配度等。
酒水的高級性能是酒企品牌與品牌;產品與產品之間之間的最大區別,它的市場認知從根本上決定了消費者的選擇偏好。
我們從消費心理角度來簡單梳理一下為什么這么說,消費心理學認為,人類有四大消費心理:【從眾】、【求異】、【攀比】、【求實】。
從底層心理分析,可以理解為消費者一方面缺乏安全感,害怕被群體拋棄,另一方面又渴望突出自我,所以努力變得與眾不同;消費者一方面都需要外部肯定,所以總是不甘人后,同時又厭惡損失(情感與金錢),所以總是想占點便宜。
而中國白酒的發展恰恰驗證了這種過程,我在很多場合說過,中國白酒2013年前的高速發展,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巨大的人口紅利,一方面是50、60、70年代人從物質匱乏到豐富的報復性消費,中國酒的高速發展是酒桌文化與慶典文化的受益者。
這起碼說明了兩個問題:
第一,現代中國人很少單純的追求宿醉感而喝酒,也就是說中國人喝酒不是為了喝醉;
第二,中國人喝酒的目的性會越來越強,對于酒水的品質只是次級要求(行業技術進步帶來品質成熟的必然性這個不再贅述),更多的是對于品牌的調性與產品的場景化契合度要求越來越高。
基于以上兩個出發點,對照酒水的【性能】,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在同一個價格帶的情況下,酒水的性價比取決于酒水能夠提供的高級性能,也就是【品牌】、【品質感】、【幸福感】。
那么如何通過高級性能來提升性價比呢?我在這里提供幾個思路,僅供參考。
一、制造大品牌形象:
簡言之就是大品牌戰略,通過與高端資源的捆綁,譬如政府活動、商業會議、公益事件等,與各領域頂尖品牌聯盟,如國際奢侈品牌、高檔汽車品牌、高端家具品牌等;與稀缺廣告壟斷性占有,譬如央視黃金檔、城市地標LED屏、高炮的大面積投放、星級酒店排他等。
說的直接一點,你就是有實力,只是少數人可以擁有,利用人們的從眾/安全與攀比心理。
二、塑造品牌個性:
酒水的品牌個性其實更多的是指品牌的傳遞內容與展示風格,與載體關系不大,越是群體表征作用越強,品牌宣傳的效果越好,而小眾個性品牌本身就具有排他性,品牌主動設置門檻,只針對目標人群進行公關。
把品牌成為某種文化與群體的代表符號,以強化消費者求異的身份認同感。
三、強化包裝細節創意:
由于中國酒企大多只是酒精生產型企業,同時出于縮減成本的角度考慮,對于產品設計與包裝缺乏專業與意識,所以經常導致酒類產品包裝環節的斷檔,而產品恰恰是企業與消費者接觸最多的介質,恰恰是品質感最缺失的環節,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包裝涵蓋了產品概念的視覺觸覺功能實現、產品的場景化表現以及安全性、便捷性等多重要素,這也是實現企業“超預期戰略”的重要環節。很多企業追求的產品力,說的就是這點,產品在場景中要自帶流量。
這是讓消費者覺得損失與收益相匹配最直接的體現形式。
四、滿足細分場景功能:
之所以要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中國酒企現在的“大單品戰略”依然是工業化思維的產物,試圖通過標準化產品的批量化生產與銷售實現低成本戰略,從而提高產品的競爭力。但是這種思維已經越來越被證明不適用于每一個企業的,而且從消費多元化趨勢來看,中國的酒類產品必然會由品牌主導走向場景主導,也就是說消費者擁有選擇的主動權,而消費者永遠會從自身的需求為出發點。同時細分場景的滿足是降低價格敏感度的重要實現形式。
對于酒類銷售而言,消費者是感性的,這種感性收到了場景的極大影響,而酒企只有提前對于場景做出預判,才有可能提高消費者的選擇概率,不然懶惰的消費者又會傾向于選擇安全的產品(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