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管理學之父德魯克先生有“經典三問”。即:我們的業務是什么。我們的業務將是什么。我們的業務應該是什么。這個“經典三問”讓很多企業實現了長盛不衰,基業長青。
由此看來,酒企2018年度規劃也要跳出傳統固化思維的“四問”,開啟酒類新時代的“四問”。
對于年度營銷實施規劃而言,認知能力決定問題對錯,因為認知決定思考邏輯。同時問題問錯了,答案也是錯的。年度營銷規劃的正確性和可行性是有問題的答案決定的。
2018年酒類企業年度規劃,必須回答的以下“四問”
◆ 戰略需要回答比較競爭優勢是什么
我們早在2017年3月成都全國秋季糖酒會期間就提出,2017年將開啟中國酒類企業的“馬太效應”年,未來3-5年中國酒類企業將會出現“分水嶺”。
“馬太效應”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資源開始傾向于有戰略的企業。同時也說明“兔子鷹式”的投機戰略已經結束,決定企業未來3-5年命運的是“孩子狼式”預見性戰略。
從這個角度看,企業需要立足現實重構自身的比較競爭優勢。沒有持續的比較競爭優勢構建,就很難建立自身企業在行業的競爭門檻,沒有“防火墻式”比較競爭優勢,就不會有持續的發展。
值得提醒的是,2018年是區域性強勢品牌成為挑戰者開啟了機會的大門。如果這些企業不能夠從挑戰的角度改變競爭規則,或者沒有挑戰者的戰略勇氣,錯過2018年,將會再等10年。同時,對于絕大多數地產酒企業而言,如果不能夠從戰略的角度,重構“品質對抗品牌”的“酒莊戰略”體系,失去“原酒,原漿,原生態”的生存與競爭的基礎,未來的命運將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 品牌需要回答如何和消費者一起嗨皮。
過去的品牌規劃基本上是圍繞廣告規劃展開的。這其中的問題,一是品牌傳播規劃是“王婆式推銷”,自己琢磨出一句所謂的“賣點”向消費者推銷。二是從內向外的單向傳播。這種傳播規劃是基于傳統媒體時代的規劃。現在的傳播必須是立體樞紐式的傳播。或者是跟上媒體發展形勢的傳播。三是自說自話式的傳播。傳統思維的傳播是自問自答,沒有和消費者互動,而現在的傳播平臺支撐企業和消費者互動式的傳播,因為企業不僅可以精準的定位消費者,而且可以和消費者一起“在線”。
2018年,企業品牌的核心工作應該是回答如何和消費者一起嗨皮。回答這個問題,一是需要企業避開“王婆式的推銷思維”,實施“從顧客中來到顧客中去”的傳播體系。通過深入系統的消費者研究,實現“走進顧客的生活方式”。才能避免自說自話,自問自答。二是通過與顧客的“在線狀態”,實現與顧客互動。這一點,我們的酒類企業一定要思考故宮博物院取消售票處,全部通過在線訂票的行動。在“低頭一族”的新時代,我們的品牌傳播戰略就是通過“顧客在線”的狀態,實現一起嗨皮。
◆ 產品需要回答顧客為什么買
傳統的產品思維是怎么賣。產品開發要么是基于競爭思維的模仿跟進,要么是隨大流,F在企業必須通過系統的細分市場研究,選取細分消費群體,為目標消費者定制產品。
企業在產品開發計劃書里,必須明確:誰是你的顧客。這些顧客為什么買你的產品。顧客在什么地方購買你的產品。通過什么樣的場景讓顧客體驗產品。怎么樣實現顧客第一次購買。
忘掉“賣點”找“買點”是新產品成功開發的基本邏輯。企業必須改變“拍腦門式”,“閉門造車式”的產品開發思維。通過“走進顧客的生活方式”,讓顧客參與到企業的新品開發過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