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創意的代碼,更是創造不可能
在一個數據充斥、萬物互聯的世界,我們不可能再用老一套經典的方法去工作,去創建、維護、傳播和管理品牌,我們在基本原理沒有發生本質變化的情況下,要增加更多數字的口味,我們要更多有代碼的概念,我們的創意就是代碼的設計。
沒有天下獨有,一鳴驚人的創意了,創意的獲得對大家來說似乎都公平了,Diesel和耐克都在爭吵誰是“Choose”戰役的原創者顯然沒有意義,大家看到和體會到的還是整個概念在社交網絡和電商網絡甚至線下實體店給購物者帶來的吸引、共鳴和體會。誰是第一個不重要了,誰是最好的執行者才關鍵;或者我們可以把之前的創意拿出來,組合變種,然后更好地執行,給它新的口味和共鳴。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代碼,我們要把代碼玩出新的組合,創意就是代碼新的組合。
同時,我們無法預料結果,因為這世界唯一的確定性已經成為不確定性。誰又能知道一個概念發出聲音之后,受眾怎么反應,有沒有一個突然發生的事件的催化效果發生,有沒有一個重磅人物的突然幫助,有沒有個別組織的抵制,甚至爆發出我們思慮之外的危機。
盡管結果無法預料,我們應該像學習學派的戰略學家主張的那樣,保持敏感、開放和警惕,不斷體會、觀察、洞察、學習、引導、重組,然后開始一個新的循環。品牌也更像一個人,它的行為導致的結果具有不確定性,然而我們必須走到人群中去、工作中去、社會中去,去勇敢智慧地創造可以假設與預設的與眾不同。經過這樣不斷的算法優化和精進,我們就能夠讓不可能真的發生。
不僅是界面,更是感知系統
品牌在之前扮演的作用是識別、是差異、是共鳴,但現在更加是體驗的界面。消費者在不同的接觸點接觸品牌,這些接觸點的關聯就構成了一個界面,就像IT技術所說的人機界面、交互界面、數據界面,界面會實現一些功能,有一些互動,組合在一起就是體驗。
客戶體驗之旅在我們之前的內容里已經提及,各個交互接觸點的滿意度組合是一個乘積的關系,而非加減,因此對每個部分都必須盡可能優化到完美。品牌需要運營,運營就是這些交互接觸點的設計、模塊的設計和流程的設計,然后不斷通過客戶反饋來優化這些體驗。
因為在這個冷冰冰數據的世界,品牌需要扮演生命特征溫情的一面,如果擬人的來考慮,這些接觸點的局部和整合就像整個企業和產品運營團隊的神經感知體系,就像人的六感,通過互動感受到信息和反饋,轉化為數據,然后匯總給企業的智能處理系統,以方便他們進一步地分析規整從而變成行動點,改變營銷的舉措和步驟,進而優化整個交互接觸系統。
不僅是便利,更是輕松自在的狀態塑造
4P模型在數字時代有人把它改成了4C,便利性成為里面一個很重要的板塊,全渠道也是屬于這個范疇,讓購物者可以想買就買,什么地方都能買,店里可以、電腦可以、iPad可以、手機可以,而且不再受時間、空間和人員的限制。
品牌的作用就是要幫助購物者增加他們的掌控,讓他們時時刻刻都處在一種可以掌控的主動位置,從而內心達到輕松自在的狀態,然后可以騰出手來集中精力面對其他更大的焦慮,比如升職、愛情和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