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技術帶來的真相,文化成為你的媒介
技術讓世界透明起來了,消費者沒有隱私,企業也同樣變得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隱藏,而品牌就是被能夠優雅生動說出來的真相了。
但是發聲的渠道變得無比多元,僅僅依靠職業的市場部人員和公關人員是遠遠不夠精力來應對如此錯綜復雜的媒體、社交網絡和口碑傳播,何況在每個交互接觸點界面都存在大量的溝通。因此我們需要更多人一起來做,品牌也就需要成為一個大家都愿意主動來幫助的有血有肉有靈魂有魅力的精神偶像甚至領袖。文化的力量因此變得空前重要,價值觀、使命和愿景的提煉必須和整個文化系統契合在一起,戰略也需要契合,品牌就是最好的戰略的表達,也是文化的體現。
是控制和自律,更是自然的流動
大家都在追熱點,所以我也可以追熱點;大家都在擦邊,所以我也要盡量走火;社交網絡炒作的現象級案例層出不窮,所以我也要做現象級。然而進行這些思考的前提是,我們的品牌策略是否足夠緊致和自律,足夠簡潔和明確。越是混亂的時代,越是需要系統;越是復雜的環境,越是需要簡單的力量。
碎片化、全渠道、透明化不是讓我們放任自我,隨波逐流,而是需要更多的控制,但控制的是核心,是策略原則,是信息大廈,是關鍵詞。這樣再放開來,邀請大家一起參與,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你還沒有做過嚴格的品牌梳理,可是要抓緊了。
然后,業務運營和信息傳播就成了如水般的流動,如云般的飄逸,因為收,更能放;因為自律,更加自由;因為簡單,所以更能被普通人掌控。這就像大禹治水,是疏導而非堵截。最終,品牌就是數據和信息的流動,有人流得像臭水溝,有人卻像詩篇,時而磅礴,時而蜿蜒,兩岸風光旖旎,讓人神往。
是可以預測的利潤,更是對用戶個體的投資
既然算法已經壟斷了理性,那么未來的品牌在誕生前我們就可以計算它的收益,但是有個前提,就是我們對消費者、對用戶的洞察和理解。我們不再只考慮大的族群,而是更加考慮小的群體,甚至個體,因為技術讓我們具備了進一步精細分析的可能。
當我們能夠找到人、找對人,品牌不僅誘惑他們購買,更加要考慮的是如何投資他們,讓他們成為我們品牌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我們除了關注用戶的單次購買,也關注他們的傳播價值,更應該考慮他們的終生價值,如果科技這樣發展,你的用戶真的很輕松就能活到100歲。
營銷的未來是回歸戰略、商業模式的根本,更加類似于你的企業的操作系統;品牌的未來則越來越是更加有生物特征和生命特征的生物系統。在這個生物體系里,有價值觀、愿景、使命、信仰等精神層面的東西,品牌也更加有感知,它通過和用戶的多方位交互和接觸借助技術的手段,衍生出了深度感知的能力,甚至出現了智能認知的能力。
品牌將更加像一個虛擬的人,通過各種載體和界面同他的用戶溝通交流互動,似乎有血有肉,有故事,有經歷,有想象,有同理心,和用戶交朋友,同時操縱其他的系統可以實現交付和更多功能。蘋果的Siri,IBM的Watson,亞馬遜的Alexa,在某種程度上已經在實踐未來的品牌最初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