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區自建直銷終端
通過記者走訪,發現不少保稅區門口,都建立起了針對消費者的保稅區直銷終端。據記者了解,目前廣州、寧波、廈門、重慶、成都等多個城市的保稅區都建立了進口葡萄酒與進口食品的終端零售商場。雖說消費者在這些商場中購買的商品仍是清關含稅的,但由于入駐商場的都是區內保稅企業,消費者通過他們購買到的進口葡萄酒,只是“到岸價+增值稅+消費稅+利潤”,無中間環節之層層加價。
不過,一些在保稅區開店的商家在直銷的同時,同時具備分銷功能。
最早入駐廈門象嶼保稅區經營葡萄酒企業之一——廈門偉達酒業就遇到這樣的問題。該公司總經理薛德志就告訴記者,保稅區直銷是雙刃劍,賣低了,分銷商有意見,怕沖擊價格體系,賣高了,對消費者缺乏吸引力。
但他仍然指出:“有一些小型酒商仍然敢于這樣做。保稅區直銷模式,對一些新公司而言更容易炒作,因為他們沒有傳統渠道束縛,更容易采取這種模式。對于一些直銷或者電商模式的公司也比較容易展開。”
薛德志告訴記者:“廈門象嶼保稅區進口酒直銷對廈門當地葡萄酒市場有影響。在所有保稅區里,象嶼是距離市區最近的一個,而廈門市很小,市民可以很方便地到保稅區購酒。但是廈門的政策相比寧波而言,不夠寬松,有時候要管,市民購酒有一定限制。”
寧波保稅區著手設立進口產品直銷中心已6年之久。據悉,進口葡萄酒交易中心總面積達22000多平方米,進入集散中心的有法國、智利等12個國家的130多家酒莊,涉及400多個葡萄酒品種。
寧波永裕集團總經理謝建江介紹,他們的交易中心除了搭建平臺,讓經銷商直接與海外酒莊與酒商對接,成為進口商,自己僅作服務以外,自己進口的產品則統統不會進入傳統分銷渠道,只在交易中心面對終端消費者進行直銷。以此區分,不去影響傳統渠道客戶的利益。
“直銷中心的葡萄酒,會比傳統渠道同檔次商品價格便宜3-5倍。故此舉在寧波當地愈發被市民熟知,不少消費者會開車赴直銷中心購買葡萄酒。”謝建江說道。
這些現實狀況,無疑會對廈門和寧波當地部分通過傳統渠道進貨的經銷商形成一定沖擊。
盡管如今全國多個省份都成立了保稅港區與綜合保稅區,其中亦有多個口岸涉及了進口葡萄酒保稅業務,有些口岸也雄心勃勃,希望將進口酒與進口食品業務做大。但由于一些口岸深處內陸,不靠大江大河甚至不靠機場鐵路,區位優勢與交通優勢并不明顯,保稅成本很高。能否大批量吸納客戶入駐并形成氣候,尚屬未知數。
傳統渠道酒商如何應對?
葡萄酒保稅業務與保稅區直銷產品如雨后春筍的在全國各地開花,做全國招商的傳統葡萄酒商,又該如何應對?
目前在全國市場都做得風生水起的廈門豐德酒業總經理武永磊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第一,品牌化運營。保稅區直銷的葡萄酒,有的的確比通過傳統渠道到達消費者手中的同檔次葡萄酒便宜。這對許多單純作粗放型貿易的渠道商的確沖擊很大。因為這二者的消費者重疊——都是只追求原瓶進口和低價的消費者。而走品牌化路線葡萄酒的公司,面對的目標客戶則不但追求原瓶,還會追求好喝、追求牌子貨。加之國際知名品牌擁有更高的附加值,也會與許多保稅區直銷的葡萄酒產品有所區分。
第二則是渠道下沉,服務跟進,F在是一個碎片化時代,的確會有許多沿海中小城市的煙酒店老板發現自家門口有保稅葡萄酒后,直接去保稅區拿貨。畢竟這樣更靠近渠道的供應端,拿的貨更便宜,利潤也會隨之更高。
“如果你是基于這種考慮,那我們就會讓渠道更下沉,讓業務員也深入縣級市場,經濟發達的小城市甚至深入鄉鎮市場,幫助經銷商做活動出貨。讓當地經銷商可以接觸到同樣層級的供應端,可以以高一點點的價格,甚至相仿的價格拿到品牌化運營的商品。”武永磊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