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市位于魯西南,在行政區劃上屬于濟寧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作為孔孟之鄉,一直以來該地區群眾間禮尚往來之風較盛。
受益于龐大的消費市場,鄒城地區的白酒品牌較多,且發展態勢良好。
但從近幾年來看,產區內部分酒企勇猛有余、后勁不足,在酒業發展的黃金期跟隨形勢大做文章,在市場分得幾杯羹,而隨著形勢的回落,這些企業則是被動適應、無所適從。究其原因,多是企業自身基礎不夠扎實,因而在市場的不斷變化中隨波逐流。
首先,鄒城地區的白酒企業生產技術方面多遵循古法,固守有余,創新不足。
一直以來,鄒城地區的酒質保持穩定,但在如何跟進現在的形勢上仍需探索,白酒也要適應行業科技發展的步伐,墨守成規的方法不可取。企業發展要在創新上做文章,鄒城產區大部分企業產品質量的自主創新和科研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思想解放不夠,創新精神有所欠缺。如何解放思想,搞好科技創新,是鄒城產區應著重考慮的,這也是企業發展的突破口。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因此,企業要發展,就要適應現在的消費者需要,要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科技創新,不斷提升白酒感官水平,推出受歡迎的產品,擴大銷路。
作為鄒城地區的領軍企業,金鋼山酒業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在遵循古法的基礎上,跟隨市場需要,打造藏酒山洞,取名為“圣泉洞”。利用天然洞儲藏白酒,這是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的手段。該產品推出后贏得很高贊譽,為金鋼山的產品系列又添一員“大將”。
其次,研究市場需要,提高工藝水平,提升產品的差異化。
鄒城產區白酒企業的市場及銷售多在周邊縣市分布,缺乏走出去對外部的了解、認識,因此便少了“博采眾長”的風范。單一的產品長期飲用容易使消費者“審美疲勞”,面對外來品牌持續涌向鄒城市場的威脅,研究消費者需求,提升產品差異化成為當地企業守住市場的法寶。
金鋼山酒業的濃香型白酒在原有基礎上加入新技術,兼顧了自己的特色,并適應了百姓習慣,提高了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
再次,擺正位置,加強地方市場建設,精準定位產區的發展。
通過調查,鄒城地區的白酒消費大多是當地品牌。因此,只有把地方市場抓好了才能生存,品牌牢固了才能發展。地方市場是企業發展的踏板,在此基礎上才能往更高的層次邁進。反之,如果連當地市場都不能做到扎實深耕,下一步的發展會更加困難。鄒城產區的白酒企業多是本地經營,只有把根據地市場搞好,才能走出濟寧,走向全省。
綜上所述,區域性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過硬的酒質及扎實的本地市場,而鄒城產區在這方面完全具備實力。廣闊的市場足以支持鄒城產區邁向新的高度,成為山東省內的產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