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葡萄酒知名品牌很少,非知名品牌很多。非知名葡萄酒品牌在中國市場有幾條路可走:通過團購網絡(開直營店)直銷;通過為數不多的大區域代理商分銷;廠家直接運營終端,直接向終端供貨。
事實證明,廠家針對團購客戶直銷和大區域代理商分銷,最終難起量,也許品牌還沒強大起來就可能被代理商的不作為掐死。
于是,非知名品牌想起有所突破,也許不得不走終端這步棋。
和這款非知名葡萄酒品牌一起戰斗,運作終端一年左右時間,筆者有了很多親身感受。
非知名品牌千萬別強攻一、二線城市終端
千萬別以為你是正規軍,或以為你背后有大樹支撐,就去搶攻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筆者并不是說要放棄這些市場,在這些大市場中,盡量找點狀終端突破,否則你燒多少錢都看不到效果。
筆者在武漢、南京兩個省會城市做過一段嘗試:省會城市終端門檻相對更高;省會城市消費者對品牌知名度更敏感;省會城市的口碑效應最難形成。
作為非知名品牌的營銷老總,筆者還是投入了不少資源在武漢、南京的小區域做嘗試,最終很難連點成片。
幾個月后,筆者轉而主攻武漢黃陂,南京高淳以及浙江湖州的一個縣城,不到一年時間,就把3個縣級市場的零散終端發展成片,三個縣城全年完成了600萬元左右回款。
當然,縣級市場也要精挑細選,首先要找到熟悉縣級市場的業務員加盟,其次要找本身有葡萄酒消費基礎的市場。江浙很多縣級市場其實都有巨大潛力。
當你把資源集中在縣級市場時,集中在縣城的酒店、名煙名酒店,無論如何你都會有回報,而在一二線大城市,收獲回報很難。
生意再好的大排檔,也可直接放棄
筆者的第二個經驗是,大排檔、燒烤攤等,即使生意再好,葡萄酒品牌也不要盲目進入,這里根本沒有魚。
筆者做過調查,生意再好的大排檔、燒烤攤,一個月都難見有客人主動點葡萄酒,即使喝葡萄酒,大部分也是自帶。而生意再冷的中餐、海鮮等店,每天總有那么幾臺客人會主動點葡萄酒。
筆者做過調查,在縣級市場,吃排擋時喝葡萄酒,被很多消費者認為是過分做作的行為。至少在最近幾年還很難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