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預測,中國經濟已經到了第三次大調整的門檻上,甚至有人認為中國未來三年經濟都會處于一個“困難期”。 大環境的不好也勢必影響到葡萄酒及酒類行業,而相比前兩年,酒類及葡萄酒行業主要是努力適應限制“三公”消費政策因素帶來的變局,而今明兩年則需要在整個經濟大形勢下與渠道疲軟和消費低迷作斗爭。
據葡萄酒行業資深人士陳有進提供的消息稱,9月中旬有個知名葡萄酒集團公司已經在破產重組,主要是走得太快了。“葡萄酒行業還是個尚未發展成熟的行業,在宏觀經濟影響下,肯定會給不成熟的葡萄酒市場帶來一些消極影響。”他分析道。
面對這樣的局面,葡萄酒生產商和進口商應該如何應對?WBO采訪了幾個樣本,希望能供行業參考。
酒商組建新聯盟:共享庫存,分攤風險
近期,就有酒商聯合起來欲打造酒商聯盟平臺,比如廣州中外名酒和寧波云海方舟牽頭組織的進口商聯盟。
寧波永裕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建江也認為應該加強酒商間的聯合和合作,打造酒商聯盟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共同做強做大。
上海意蒂酒業胡通通認為,現在一些酒商組成聯盟以后,總體的力量大了,量上去了,分攤的成本降低,利潤就可以提高了。
“我們作為一個聯盟,一定要有忠誠度和凝聚力,去打造這個平臺,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能做全球的品牌,不過我們每個公司做好一兩個,然后加入進來,這個聯盟就是幾十個自己的核心品牌,并且是覆蓋全球的。每個人只需要出少量的資金,就可以打造出真正可以在全球銷售的品牌,我覺得,這樣是非常有意義的。”也買酒一位采購負責人這樣說道。
的確,在這樣經濟疲軟得壓力下,各大酒商整合在一起組成一個聯盟平臺這也不失為分擔風險、反危機的措施。
德龍寶真:搭建精英社群渠道,布局低端
作為傳統大商,山東德龍寶真也在經濟低迷的狀態下選擇求生存。山東德龍寶真國際酒業總經理潘智海說道:“我們的思維一定要開始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肯定是不行了的,一定要用好互聯網思維,其實重點是用戶思維,所以我們現在也建立兩個渠道,一個是專門做上海的高端的商學院社群,是跟新浪、阿里合作的一個項目,我們更多的是搭建社群的圈子平臺,為這些高端的人士,怎么解決他們的問題,他們不懂酒,可是交際需要,又必須能拿得出好酒,能有面子。另一個渠道是O2O方面的,我們正在省內建設這個渠道,以微信為平臺,線下利用酒店直接進行配送,消費者可以使用微信下單,這一類的以低端酒為主,以價格取勝,它的優勢在于有天貓京東的價格,可是配送速度超過天貓京東,馬上就可以拿到。”
中糧•名莊薈:積極參與下游并購
作為新型的進口商平臺,中糧•名莊薈也在這場“反危機”大戰中采取了措施,“我們采取內涵發展與積極并購并舉。除了現在的團隊,名莊薈也招募了一些來自其他公司的同事,包括外國人,這屬于內涵式成長。內涵成長與積極并購并舉,名莊薈展開上下游投資并購的一些舉措,因為只有這樣整個產業才會從貿易到品牌,到產業鏈,在上下兩端使產業鏈條能夠盡快變得完整可控。中糧既需要擁有酒莊、酒廠的資產,也希望全渠道運營,或者多渠道運營,各個產品形成集團作戰、有效組合。”中糧•名莊薈總經理李士祎這樣說道。
國賓酒莊:業務多元化
作為國產小酒莊,國賓酒莊也做好了應對。“國賓酒莊目前是以酒為本,業務多元化發展,保證酒莊的健康運營。一是立足本地市場,深挖餐飲、客房、旅游等業務,增加營業收入;二是在國外建立優質原酒生產基地,發力原酒進出口業務;三是調整產品結構和價格體系,拓展更多銷售渠道。只有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去,才可以去探討更多可能行。”國賓酒莊市場部經理王輝這樣說道。
內蒙漢森酒莊總經理朱華最后也建議:非常時期,新建酒莊特別要控制投資的速度,葡萄園建設可以放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