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第二間房子的兩只猴子先按各自的本事取食,最后隨著懸掛食物高度的增加,一只猴子托起另一只猴子跳起取食。這樣,每天依舊取得足夠的食物。
點評:用人機制保障執行,用好人才能做好事。如果崗位難度過低,體現不出人的能力,資源配置不合理,就會導致內耗甚至殘殺,如同第一間房子里的兩只猴子;
而崗位的難度太大,畫餅太虛,雖努力卻不能及,最后人才也被埋沒抹殺,就像第三間房子里的兩只猴子。
只有崗位難易適當,并設立段位考核機制,猶如第二間房子里的食物,才能真正提升。
6、驢子之死
一場瘟疫在動物王國里肆虐,動物之王獅子為此召開了緊急會議:“我們的王國正在遭受不幸,這是神對我們的懲罰。我們必須找出那個觸怒神的動物。”
獅子指定狐貍擔當法官。作為表率,獅子先說:“我犯過錯誤,前兩天看到一只受傷的斑馬,就把它抓來吃了。”
狐貍馬上說:“大王這么做,恰恰解脫了斑馬的痛苦,所以根本不算觸犯戒律。”
狼群的代表接著發言:“我們也犯過錯誤,上個星期,一只麋鹿闖進我們的領地,我們就一起把它抓住吃掉了。”
狐貍又說:“保護領地安全是每個動物的職責所在,這沒有錯。”就這樣,肉食動物一個個都被狐貍裁定為無罪。
輪到草食動物了,驢子想了許久也沒有找到自己的錯誤:“我一直安分守己……”
狐貍打斷他:“你沒有偷吃別人地里的青草嗎?”驢子老實地說:“沒有啊。不過,我前幾天看到樹上的新芽綠油油的,忍不住吃了幾口。”
狐貍馬上說:“這就對了,你是吃青草的,吃樹芽就是搶別人的食物,嚴重地違背了神的安排。”話音未落,獅子撲上去把驢子殺了,向神祭祀。儀式完畢,驢子成了獅子的美食。
點評:制度的制定對于執行力會產生重要的作用,在制度安排上一定要合理、合法,得到多數人的認可。
7、木桶效應
一個儲滿水的木桶,只要抽掉一塊木條,木桶里就沒水了;假如木桶的頂端參差不齊,那么水只能在頂端的最低部分。
用這種效應來看企業也是如此,F在的企業不是靠一個人、一種資源、一個廣告就能“長治久安”的,而是這個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要“精”。
因為人是一種替代品,假如每個人的能力、素質都相當強,其整體的替代性就小,核心的人力資本在相對量上將取得優勢!
因此,一些競爭激烈或高科技的企業必須把人力資源作為頭等大事,作整體性的規劃,要塑“專家型”的群體或組織,把人的強勢變為一種勝勢
點評:執行的結果取決于執行力最差的員工,因此必須要不斷增強員工的素質。
8、海爾的崛起
“海爾”是一個由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成為稱雄國內外市場的企業集團。
今天的海爾為什么這么強大,知名度這么響呢?海爾為什么會做地這么好呢?其實,他們也是從每件小事做起,也是從一家小的不起眼的公司發展起來的。
在海爾公司,你會看見這么一個標牌:“日事日畢,日清日高。”海爾的所有人都會以這個作為目標。
在張瑞敏把那七十六臺冰箱砸掉后,每個人的心中都刻下一道深深地永遠不能磨滅傷痕,“它”時刻都提醒他們,要有強烈的責任心,做好每件小事,每個細節。海爾終于在中國的市場上拿下了第一塊金牌。
點評: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執行力要從每日的工作做起。
9、水煮青蛙
如果把一只青蛙扔到開水中,青蛙會馬上跳出來。但如果把一只青蛙放入涼水中逐漸加熱,青蛙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失去跳躍的能力,直到死去。
“青蛙原理”很能說明企業經營者管理中的一些問題。在創始階段,創業者激情四溢,敏感性高,所以常處于興奮狀態。
在創業成功,企業走入正軌后,企業的管理趨于平淡,企業內部的一些小問題開始被忽略,這些被忽略的細節問題,積漸之久,就會弊重難返,使企業逐步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就像青蛙那樣,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