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企業都想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但是任何競爭優勢,不管它持續2個季度還是20年,都需要經過同樣的生命周期。也就是啟動期、上升期、收獲期、退出期四個時期。
競爭優勢始于啟動期。公司在啟動期發現機會,并調用資源抓住機會。在這個階段,公司需要思維活躍、有無限創意的員工。緊接著是上升期。商業創意正式提上日程。這個階段,公司需要能巧妙組織資源,也需要能如期將商業創意前景變成現實的人。如果公司足夠幸運,它們將進入收獲期。在這個階段,公司將獲得利潤和市場份額,迫使其競爭對手作出反應。這時公司需要的,是并購、決策分析和提高運營效率的高手。一般來講,成熟公司不缺乏此類人才。為了保持其競爭優勢,公司這時不得不重新進入部署期。這一階段,公司需要的是能大膽改變商業模式和利用不同資源的人才。在有些情況下,競爭優勢會消失,公司不得不進入退出期。在這一階段,公司需要抽出資源,并將其部署到下一個競爭優勢周期中。要管理這一過程,公司需要那些坦誠、強勢、能做艱難抉擇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讓競爭優勢保持更長的時間,文章給出了八條建議:
1、拆掉行業藩籬
在傳統管理理念里,通過觀察相似公司,你就能發現適合自己公司的戰略。最具影響力的戰略框架——邁克爾·波特的五力模型認為,公司要和相似行業中的其他公司進行對比。然而在今天的商業環境中,行業之間的界限正在迅速模糊,這會讓公司遭遇意想不到的競爭。也就是替代競爭,比方說方便面這個行業,其實快餐(外賣市場)對它們的擠壓還是比較明顯的。
2、設定廣泛主題
你將目光轉向角斗場,意味著依靠一大群初級員工或顧問分析出競爭優勢的途徑行不通了。今天,優秀的戰略制定者不但會分析數據,還能通過先進的圖像識別、直接觀察和解讀競爭環境中的微妙信號來設置寬泛的主題。在這些主題下,人們可以自由地嘗試不同的方法和商業模式。
3、采用新標準
在競爭優勢轉瞬即逝的時代,舊的標準常常會在決策時判定創新沒有意義,從而使創新胎死腹中。公司應該在嘗試和犯錯中不斷學習。要有試錯精神,要有迎接創新的精神和評判標準。
4、聚焦用戶體驗
隨著進入門檻的快速降低,產品功能可以在一秒鐘之內被復制。在很多行業中,連服務都已經被商品化。一旦有公司證明了消費者的某種需求,競爭對手會立刻跟進。但客戶真正渴望的,是精心設計的客戶體驗和他們面臨問題的全面解決方案。有太多公司過度聚焦于內部,而忽略了消費者體驗。現在是消費體驗時代,如果同樣的商品,你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更加新穎,更加具有體驗化,那么消費者會離不開你,也就是以人性、體驗增加黏性,增加可持續的競爭力。
5、建立強大關系網
有證據顯示,最成功和最搶手的員工都是那些有強大關系網的人。很多公司已經意識到,與客戶建立牢固的關系,是競爭優勢的主要來源,因此它們開始在溝通和網絡中進行投資,不斷深化與客戶的聯系。也就是深化地掌控渠道,掌控終端,掌控消費者。
6、避免硬性重組
在尋找那些能適應瞬時優勢的公司時,我們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公司很少會進行重組、人員精簡或大面積裁員。取而代之的是,大多數這類公司會不停地調整分配自己的資源。也就是在進行并購和重組時,要避免硬性重組,要逐步,要適應新的模式,新的人才去匹配。
7、支持早期創新
當競爭優勢最終消失時,公司需要一個流程來建立新的優勢。這意味著,創新不是偶發行為,它需要公司嚴密地組織。
8、實驗&重復&學習
公司經常犯的一個錯誤,是用管理成熟業務的方式來開展新業務。實際上,它們需要專注于實驗和學習。當發現新的機會時,公司需要作好變革和轉變的準備。最妥當的方法是成立新的事業部,讓他們專人、專事、專款、專業的資源去做專業的事。這樣重復下來,這樣實驗下來,不停地學習和重復才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