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千人轉型大課上,吳曉波放了一張PPT:“如何拯救一間百貨店。”
他問到場的1200位學員,如果上海南京路上有一間百貨店,誰愿意接手去當店長?
沒有一個人舉手。
在所有亟待轉型的傳統產業中,零售業也許是最水深火熱的。顯然,這也是葡萄酒行業最關注的問題,遍布大街小巷的葡萄酒專賣店生存問題。
兩年,他創造“1100家連鎖店,50億元銷售”
從2013年12月起, 1977年出生的葉國富開始涉足百貨行業,現在他已經在全球陸續開出了1100多家名創優品店,到年底預計可實現銷售額50億元。
吳曉波曾好奇地走進過一家名創優品,它開在上海金山區的一個萬達廣場中,面積約300多平方米,里面琳瑯滿目的都是各類日用小商品,從唇膏、墨鏡到彩筆等。漫步一圈。最讓人驚嘆的是,商品價格的便宜,大多數商品的售價都在10元到80元之間,我至少聽到兩對小女生在一起嘀咕,為什么會這么便宜?
葉國富已經開了十年的連鎖店,三年前,他去日本旅行,發現百貨精品店遍地開花,有很多200日元店且絕大部分商品是由中國生產,“兩百日元相當人民幣多少錢?12塊。12塊錢買這么好的東西,別說放在日本,就是放在中國也會被人搶購一空的。在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可以做一件這樣的事情了。”
在機緣巧合之下,他遇到了青年設計師三宅順也,兩人在日本聯手創業,三宅順也負責設計和日本公司運營,葉國富負責供應鏈整合和中國公司運營。
聽葉國富講名創優品的經營之道,可以歸集為以下幾點:
商品直采:一間名創優品店約有3000種商品,絕大部分從800多家中國工廠中直接訂制采購,因此能夠保證價格上的優勢。這些工廠幾乎全部為外銷企業,80%在珠三角和長三角;
設計管控:名創優品控制了商品的設計核心力,除了食品外,全部使用MINISO(名創優品)的品牌,由此掌握了商品的定價權;
快速流轉:一般百貨店的商品流轉時間為三到四個月,名創優品可以做到21天,葉國富投巨資開發了供應鏈管理體系,對所有商品的動銷速度進行大數據管理,提高資金和銷售的效率;
帶資加盟:實行投資加盟,由投資人租下并裝修店鋪,名創優品進行統一的配貨銷售管理,投資人參與營業額分成,由此大大提高了開店的速度;
全球思維:全球輸出日本設計,無縫對接全球采購戰略,目前中國市場在售產品中有20%國外采購,與此同時店鋪布局也逐步走向國際化,從東京、香港、新加坡和迪拜等開始輻射全球。
粉絲運營:通過“掃描微信號即可免費贈送購物袋”的辦法,快速積累粉絲,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名創優品微信訂閱號的用戶超過800萬,成為一個超級大號,從而為互動營銷創造了可能性。
葉國富為何覺得馬云必敗?
葉國富的試驗再一次證明了這樣一個轉型道理:零售服務業的創新,首先應發生在商品訂制和供應鏈環節,而不僅僅是一次營銷變革!供應鏈是零售業的“腰”,腰部發力,方能扭轉全局。
葉國富甚至放言,“馬云與王健林的賭局,我認為馬云必敗,如果實體零售輸了,我愿替王健林出這個錢。”
吳曉波則認為,名創優品的確撕掉了最后的一層紙,即零售終端價格的虛高,一是渠道的陳舊與沉重,二是品牌商對價格的貪婪控制,把這兩個打掉,價格的空間就突然出現了。在這個意義上,競爭的要點也許真的不在線上或線下,而是工廠到店鋪的距離。
名創優品對葡萄酒零售店的啟示
WBO認為,名創優品這個案例,對葡萄酒行業有一些啟示。
第一,當實體店優質與低價不矛盾。我們有沒有一家葡萄酒連鎖店,能讓消費者一進門就感嘆:為何這里的酒都賣這么便宜?
第二,如何才能將葡萄酒控制到“優質低價”,那就要搭建全球采購系統,連鎖店要學會獨立在全球采購。從進口直接導入零售,相信優質低價是可以期待的。
第三,在葉國富的店里,有兩款核心單品,其中一款是十元錢眼線筆,全球銷售了1億支。如果你要開辦葡萄酒連鎖店,有沒有準備好這樣的爆款產品?不一定是酒,這種爆款產品可以是酒杯,也可以是開瓶器。另外,專賣店也不需要盲目增加條碼,為消費者提前精選好產品,精確控制條碼,打造爆款。對于產品的快速流轉也有幫助。
第四,葡萄酒專賣店有沒有重視線上推廣渠道,有沒有重視粉絲維護,有沒有借助維信號來推廣?微信號有多少粉絲?
第五,葡萄酒專賣店如何把實體店的陳列和體驗發揮到極致?WBO發現,很多葡萄酒專賣店并不重視地堆和陳列,很難勾起消費者強烈的購買欲望。至于在體驗層面,爆款的免費體驗酒是不能或缺的,應該為每位進店的消費者準備好干凈的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