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白酒企業可謂是輪番上映了不同版本的《拿什么接近你我的新生代》大電影:比如走嚴肅政論風格的五糧液新生代酒品戰略啟動儀式;走心走腎愛情風格的茅臺七夕酒心巧克力;科幻酷炫風格的瀘州超體雞尾酒,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大酒企的這些新動作,似乎預示著,借力“新生代”產品,俘獲“新生代”消費者已經是大勢所趨。
在這里,“新生代”這個詞匯于白酒業而言有兩層意思。意思一:指年輕消費群體,尤其是80、90后的消費人群;意思二:有別于傳統白酒產品的,適應當前和未來消費趨勢的新產品。
業內對于怎么接近并抓住新生代的討論大多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有契合點,也有分歧點。小編才疏學淺,大致整理了三類觀點,供大家參考。
小鮮肉酒鬼
放心,上了歲數,老司機會教你做人的。老司機帶帶我,不喝也得喝。老司機帶帶我,喝了還想喝。
80后精英
老板常常告訴我,沒有酒桌子上交不到的朋友,沒有酒桌子上成不了的事情,當你成為主角你就懂了……不管你信不信,剛開始我不信,后來我就信了。現在,我也要告訴你:當一個主角倒下,將有千千萬萬個主角爬起來。
必須走一個
人這一輩子:出生、上學、工作、結婚、生子、死翹翹……哪個場合不喝酒?滿月酒,走一個;升學宴,走一個;陪客戶,走一個;婚喜宴,走一個……就連你西歸了都是:啪,嘩啦!兄弟,走一個,一路走好!有句老話說的好:不是不喝,時候未到!
酷炫雞尾酒
現在年輕人,喝什么酒喝不到?六七十年代,你隨便給我喝個試試?沒有選擇,就沒有發言權。年輕人,愛喝什么,我們就給他們什么,不好嗎?大家不是老提消費者主權,消費者理性嗎?如今,這些年輕人已經理性到喝個平價雞尾酒都要考慮半天了。
小清新米酒
你說我開個party,擺一桌白酒,有這理兒?兩口就暈,三口就倒。我這是排隊睡覺呢,還是派對狂歡呢?就算要喝酒,頂多就是啤酒、雞尾酒、果酒好吧。你要我喝白酒可以,降度,改口味,或許我還能考慮考慮。
無敵預調酒
容我唱完這首歌:“無敵是多么多么寂寞,無敵是多么多么空虛,獨自在頂峰中冷風不斷地吹過,我的寂寞誰能明白我?”口感門檻高就打死一大部分人,再來一個喝多傷不起,你說白酒能不無敵嗎?要我說,下來親近親近年輕人也不是件壞事兒。畢竟老話都說,不管是白酒還是黑酒,只要能讓年輕人愛喝,就是好酒。
茅臺學者
不以白酒為前提的論斷,都是耍流氓。白酒的生命力來源于中國數千年形成的獨特文化,豈是一個“新生代”就能瓦解的?就算要面對“新生代”,也要“信白酒”、“信文化”。只是說如今的年輕人的酒文化氛圍還不夠,積極培育、積極熏陶,當中國風扎根年輕人的“酷炫新潮”中,我們又何須擔憂白酒斷層呢?
五糧液教授
文化擁有著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不顯山不露水,慢慢地侵潤最終植入骨髓。元世祖禁酒也好,明太祖頒布禁酒令也罷,乾隆甚至“永禁造酒”……中國經歷了無數次深刻的民族融合,最終酒文化也沒倒下,而是以更加精彩的形式延續至今。讓年輕人認同白酒文化,比任何手段都來得有力,只不過需要時間跟耐心罷了。
白酒君
哈韓、哈日、哈美等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情了,有時候年輕人認同外來文化甚至超過本國文化。經濟上去了,文化卻丟了,面對浮躁的一代,選擇浮躁的方式去應對,結果只會是惡性。文化強大之處就是引領和滲透,所以有了華夏文明,而白酒文化更是其中一顆明珠。靜心下來,多花些時間,思考思考怎么用文化接近新生代,比你今天一個“雞尾酒”,明天一個“果汁酒”要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