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酒行業逐漸進入深度調整期,各區域市場白酒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也在愈演愈烈,區域白酒品牌不僅要面對本地其他品牌之間的競爭,同時要對抗二線、三線陣營的白酒品牌所施加的競爭壓力,區域白酒品牌必須構建屬于自己的利基市場壁壘,將利基市場做深做透,不斷的進行市場和渠道充分下沉是構建壁壘的不二選擇,樣板鄉鎮市場的打造對于做透鄉鎮市場至關重要。
一、鄉鎮市場特點
1、季節性消費明顯:由于鄉鎮農村市場,白酒消費的主流人群多數都在外地打工,只有在“兩節”的時候才陸續返回家里探親,所以鄉鎮的白酒消費也主要體現在兩節期間集中消費,尤其春節是鄉鎮市場白酒消費者的黃金檔期。
2、消費結構呈現“啞鈴型”:由于平時主要勞動力都在外地務工,留在家鄉的主要以老弱病殘幼為主,這部分人群收入來源有限,白酒消費者結構較低,一般以10元左右的光瓶酒為主,臨到“兩節“期間,勞動力返鄉,在這期間走親訪友以及家里結婚辦事的情況比較多,這類消費場合白酒消費量大,并且結構較高。
3、宴席消費是鄉鎮白酒消費主驅動力:由于鄉鎮市場平時白酒消費量較低,在“兩節“集中消費中多以結婚辦事為主,并且在白酒消費方面,相互比照現象嚴重,往往一家宴席用了某一種白酒品牌,相互的親朋之間也會不約而同的選擇某一款白酒,一方面保持檔次一致,另一方面,通過上一次的品鑒,產品消費體驗的安全性也有了保障。
二、樣板市場打造的“5個1”工程
1、第1個“1”指每個鄉鎮選取1家核心分銷商;每個鄉鎮一般都會有2-3個較有實力的二批商,他們精耕一個鄉鎮區域,在這些分銷商中選擇一家品牌認同度高,市場運作積極性強的分銷商作為該區域的獨家分銷商。
2、第2個“1”指專門指派1名業務員負責樣板鄉鎮的運作;樣板鄉鎮的打造離不開專職人員的負責,安排一名業務員負責樣板鄉鎮的運作,主要職責是維護核心酒店和核心流通店。
3、第3個“1”指每一個行政村只做1家核心流通店;鄉鎮流通店一般要求小區域獨家經銷,尤其針對新品,因為新品由于產品價格不透明,小區域獨家銷售可以賺取利潤的同時避免承擔高價銷售的人格風險,所以針對村級市場,選取銷售能力較強的流通店作為該行政村的獨家零售點,這樣的點獨家經銷之后往往銷售積極性較高,便于產品在村級市場的培育。
4、第4個“1”指每個銷售小區域至少有1塊戶外廣告;作為樣板鄉鎮,通過媒介傳播構建良好的市場氛圍是產品熱銷必不可少的條件,通過戶外墻體噴繪廣告以及門頭戶外廣告的點狀投放,由于鄉鎮區域較小,很容易在面上形成良好的市場氛圍效果。
5、第5個“1”指每個村發展1名意見消費領袖;意見領袖對于白酒品牌的前期培育至關重要,在村級市場意見領袖選取的過程中,主要選擇村級別的村長、書記為主,或者可以選擇在宴席操辦方面有話語權的人(一般在一個鄉鎮都會有專門包辦宴席的人),通過意見領袖的持續公關,建立意見領袖對于品牌的好感,組建形成引導效應。
良好的策略離不開高執行能力的團隊,白酒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很難在某一個點上實現獨一無二的創新,唯有通過夯實市場基礎工作,在推廣層面,通過目標消費人群更加精準的營銷,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才有可能在新的挑戰面前免遭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