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躍賬戶數已超9億,來自微信的社交廣告收入繼續增長。微信80%的流量,都來自朋友圈,企業夢寐以求的大規模連接用戶的機會,都在這里。朋友圈,已經成為一種運營用戶的思維,如何高效的利用朋友圈是個值得關注的事情。
微信朋友圈現狀。全是廣告,誰還會關心你賣的是什么?刷屏,真不知道什么叫做審美疲勞嗎!沒有互動的自嗨,你還要持續多長時間?沉浸在這么“low”的朋友圈,不如換個玩法,一招制客,抓住人性的弱點。
用名綁架
他人即地獄。——薩特
很多人一輩子都活在他人的眼光和言論里,已求獲得別人的認同和贊譽,實現人生的價值。所以,賣名等于賣面子。所以就是從四個層級對顧客展開綁架:
1、行為綁架
讓顧客相信他必須為行為買單,否則會被別人認為低級喲。
例如優衣庫、星巴克、宜家貴就貴在給看你曬照的你步入中產階級的幻覺……這幻覺之強烈,得坐一趟晚高峰的地鐵跟一大群和你一樣的屌絲擠在一起以無比難受的姿勢聞著陌生人的汗臭味回到簡陋的出租屋才能緩解。
2、能力綁架
讓顧客相信他必須為知識買單,否則會被別人認為無知喲。
例如像羅輯思維那樣,講天文不講怎么等天上掉錢,講地理不講怎么從地下撿錢,講歷史不講怎么在祖墳刨錢,為什么照樣被捧上天?因為知識其實是用來彰顯『看,我連這個都知道』的——為了避免蒙逼,都在強行裝逼。
3、道德綁架
用「輕奢」給那些雖然窮也要裝逼的港灣;
用「時尚」給那些只懂挑爛大街貨的港灣;
用「輕熟」給那些年輕但懂很姿勢的港灣;
用「雅痞」給那些耍流讓顧客相信他必須為高尚買單,否則會被別人認為缺德喲。
4、身份綁架
讓顧客相信他必須為標簽買單,否則會被別人認為落單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