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利誘惑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司馬遷《史記》
貪婪是人的本性,不知足和貪心是大眾普遍的心理。利誘,就是激起那顆貪心。最怕的其實不是付出了得不到回報,而是用心付出了反而還招人嫌棄——人性就是這樣,怕得不到,更怕失去。所以人性營銷,就是從正面、反面,用「利」對顧客展開誘惑:
1、正面的利,是「能得到」
比如那些做P2P的,都是現場分錢分金條,用他的利息換你的本金。
2、反面的利,是「不失去」
比如安利公司的經營理念:安利不是個銷售公司,而是個自由企業,安利公司的經營理念就是「家庭、 自由、獎勵、希望」四大基石,就是為了證明你做了線下傳銷,家庭、自由、獎勵、希望都不會失去……
用情撩撥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元·無名氏《爭報恩》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圓滑世故的人,要找你幫忙了,你就是“可愛的親”,不找你幫忙了,你就是路人甲乙。處久了,你自己都會想辦法疏遠。情感營銷隨便撩撩沒用,要認真調情,還要貴在堅持真愛無敵。自古深情留不住,從來套路得人心。所以人性營銷,就是從正面、負面、同面,用「情」對顧客展開撩撥。
1、正面之情,就是「癢點」
讓顧客因為被你愛所以愛你。NASA曾經給男性宇航員設計了小便時用的機器,尺寸分為「小」「中」「大」但是后來發現大家都不挑選適合自己的尺寸,所以就把名稱改為「大」「很大」「巨大」,讓宇航員們尿不肆手……
2、負面之情,就是「痛點」
讓顧客因為不愛別人只好愛你。如果Uber加個靜音司機鍵,如果屈臣氏出個導購回避牌,如果誰開家啞巴理發店……那都能算核心競爭力了。
3、同面之情,就是「傳點」
讓顧客因為你是自己人而愛你。所謂「自己人效應」,網民大半又窮又苦又丑又俗又宅又色又壞,你得裝作更窮更苦更丑更俗更宅更色更壞,讓顧客把你當自己人,自愿做你的「傳點」。
用欲撩撥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孔子在《禮記》
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一個生活的問題,一個性的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所以,人性營銷在于賣一種欲望滿足感。因為想要侵犯你的人,根本不會在意你穿什么。所以人性營銷,就是從泄欲、無欲,用「欲」對顧客展開撩撥。
1、供顧客泄欲
為啥女生追星的多呢?因為女生敢幻想自己走路上一腦瓜子扎進開寶馬的高富帥懷里笑,然后上演一場霸道總裁虐戀鄰家女不可描述的故事;男生大多比較理性,想想自己穿著大褲衩大拖鞋站在穿晚禮服的范冰冰,林志玲們身邊,也不和諧呀…
所以空談什么「互聯網+」,本質就是研究在互聯網的監管真空地帶怎么找饑渴難耐的顧客漫天要價:比如把單口相聲搬到線上就是羅輯思維……
2、讓顧客無欲
你想養貓,又嫌鏟屎邋遢;你想養狗,又覺得遛狗麻煩;你想養她,又覺得掙錢辛苦——到最后啥也沒有,告訴自己喜歡自由。
嗯,以大多數人的天賦與努力程度,只配愛自由。所以宣傳的兩個核心AOE,一個叫「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叫「勇敢做自己」。
“人為了名利,滿足私欲,得到一切,甚至靈魂都可能出賣。我們不在道德層面去批判任何人。從營銷的角度說,做好營銷,首先要懂得人性,抓住人性的弱點來營銷,就能無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