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六大蒸餾酒中,英國威士忌的國際市場占有率最高,達到30.25%;法國白蘭地位列第二,約在11.5%-13%之間;伏特加排名第三,約為4%,而中國白酒的MS值(MS值=銷售數量/客單量)只有0.76%,還不到1%。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盡管諸多酒企已經紛紛展開酒類國際化的探索,但面對廣闊的國際市場,中國白酒依然停留在較淺層面上,外加中國白酒行業產能持續增長,國內市場飽和問題突出,中國白酒“走出去”勢在必行。
那么,中國白酒如何才能搶占C位破題國際化呢?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步驟1:做中國酒文化的繼承者
中國白酒源于東方農耕文明,釀酒起源于超過一萬年的新石器磁山文化時期,已有數千年的技藝和文化傳承,是中國的一張名片,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
作為是世界公認的發酵和蒸餾技術的鼻祖,中國白酒的釀造技藝仍屬于我國獨有的知識產權,是可以肩負中國民族產業的最重要符號,中國白酒工藝傳承、釀酒技術、飲酒器具獨具中國特色。
步驟2:練好品牌的“內功心法”
與歐美、日本跨國公司不同,中國企業出海的發展過程呈現出更多開放兼容、堅韌不拔和工匠精神。中國品牌“工匠”有著敬業、堅定、踏實,對自己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
消費需求與白酒行業發展促使亟需來一場中國白酒的品質革命,中國白酒的健康屬性已被現代科學證明,白酒含有益人體健康的物質達100多種,中國白酒破題國際化重在品質和產品核心競爭力。
因此,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化產品質量,提升品牌競爭力,練好品牌的“內功心法”以現代科技與傳統釀造工藝相結合的技術手段,打造白酒科研新高地對“工匠精神”進行傳承與創新。
步驟3:做大國品牌“走出去”的探索者
中國有開放包容、和而不同的文化追求,白酒能夠作為國際交流的紐帶。隨著中國制造影響世界,中國需要有幾枚在國際上‘叫得響’的白酒品牌,也需要白酒領袖扮演好國際化探索者的角色。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在大國崛起的新時代背景下,中國白酒距離真正的白酒國際化任重道遠。這需要白酒企業“抱團出海”,與世界各國嘉賓牽手,與全球經濟發展對話,用中國文化、中國味道、中國品質、中國智慧共同推動中國白酒與世界優秀酒類品牌交流,讓世界舉杯中國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