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需要重新定義
傳統渠道觀念對渠道的定義是:商品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的通道,或者說,商品從工廠到消費者手中所經過的中間環節。渠道指的是商品購買與交付的場所。
眾所周知,渠道扁平化的觀點早在2008年就已經明確提出,而深度分銷就是對渠道扁平化的直接定義。
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電商平臺的崛起,作為B端的渠道有了無限扁平化的可能,甚至“無渠道”時代也已經到來。從2012年至2016年,關于渠道扁平化更是如火如荼,如何直達C端是眾多電商創客們的戰略思考。直到“新零售”的出現,人們似乎明白了線上與線下的融合是未來,顛覆式的“實體店坍塌”只是“黃粱一夢”。
隨著天貓小店,京東生鮮,盒馬鮮生的出現,專賣渠道有一陣興起,渠道專賣化的細分似乎已經成為定式。
傳統的渠道就是商品實現與消費者交易的場所,因此,渠道扁平化指的是中間環節的扁平,終端渠道似乎不會消失,因為消費者需要“拿到商品”或者“商品交付”的場所。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
外賣和跑腿:“人”成了渠道的另一種形式
隨著社會分工的進一步深入,專業化成了最為直接的體現。這一點,外賣和跑腿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傳統市場環境下,消費者必須通過渠道才能拿到商品,或者消費者實現商品購買,必須依托渠道實現商品的交付。如今,商品交付可以脫離渠道,直接通過外賣和跑腿實現,渠道和消費不需要通過場所就能實現商品的交付。而“人”成了渠道的另一種形式。這就意味著渠道從單純的“場所”概念延伸到了商品交付的方式。
我們試想,消費者購買某種商品,過去需要到實體店中去挑選,并與店主實現交割,F在,消費者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實現挑選,購買,支付。交割可以有第三方的服務來實現,比如外賣,跑腿。這說明,渠道作為一種服務場所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大家可能理解為“送貨上門”的一種服務形式。
事實上,渠道在新環境下,已經不是等客上門的售賣場所,需要延伸為“送貨上門”的服務場所。因此,我們早在2013年就明確提出,對傳統渠道最大的挑戰不是來自線上的扁平化,而是渠道自身的“服務鏈”無法延伸。傳統時代,消費者在渠道就是購買商品,而現在,消費者在渠道不僅購買商品,而且購買的是服務,這種服務就需要傳統渠道延伸自身的服務鏈以獲取生存能力。
渠道無邊界:從供給側轉為需求鏈
家樂福剛進入中國,在北京開第一家店時,和幾個朋友去里面逛,還有朋友笑話說,這是什么超市,純粹是一個大而全的雜貨鋪,因為在他的觀念中,超市就是一個純粹的副食、日用品店,消費者不會在這里選擇購買什么服裝、電器。
趙本山在一個小品中,也有一句耐人尋味的話,就是貓走不走直線取決于老鼠,如果老鼠拐彎了,貓仍然走直線,貓肯定是瞎貓。如果將老鼠比喻為我們產品的消費者,貓就是我們的銷售渠道,那么,這句話是否可以推而廣之,即什么地方可以作為我們產品銷售的渠道,只要是有消費者的地方就有可能。
產品策略決定渠道策略
有什么樣的產品就會有什么樣的渠道
為了能夠使宴會用酒得到最大化的拓展,筆者發現蛋糕與白酒的消費群存在一個很大的消費交集,大部分結婚和生日宴會的消費者是白酒和蛋糕同時購買,并且這類消費群就是宴會白酒的主力消費群,怎么樣才能實現二者的有效結合呢?
經過認真的市場研究和分析,筆者說服了一家擁有26家連鎖店的蛋糕房并與其簽訂銷售協議,依托蛋糕房建立宴會用酒的銷售渠道,通過在蛋糕房內建立專柜、堆頭,派駐促銷員在蛋糕房專職推介,并與蛋蓋房開展聯合捆綁促銷。
開始很多人認為這樣做不倫不類,而蛋糕房還擔心影響自己的生意,或者會對消費者產生其他的負面影響。事實證明,無論是結婚、過生日購買蛋糕時,總會實現白酒的互動銷售。同樣,固定白酒的消費者也會被駐店促銷員拉到蛋糕房買白酒產品,這些消費者也會順便被白酒駐店促銷員和蛋糕房的銷售人員“忽悠”著買蛋糕,實現一箭雙雕的銷售效果。
第一步取得了成功,筆者開始在婚紗攝影樓尋求婚慶白酒產品突破口,為了能夠接近一家具有6個連鎖店的品牌婚紗攝影樓,筆者先是以消費者買酒企業免費送該店的婚紗照為由,取得婚紗影樓的信任與合作,隨后開始談在婚紗店設立白酒產品的臨時展示專柜或堆頭,并逐步開始捆綁拍婚紗照免費贈酒的聯合促銷活動。為了進一步推動主題活動,經過與婚紗影樓的協商,雙方共同出費用開始在媒體上宣傳并組織花車車隊游街造勢。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僅婚慶白酒產品在這個渠道中取得了較好的業績,而且在這座城市里,消費者形成了“喝**酒,拍**婚紗照”的流行語。
為了進一步拓寬渠道,在總結和分析的基礎上,筆者開始尋求利用這些渠道自有的網絡上建立銷售平臺,與蛋糕房、婚紗影樓、家具店、鮮花店的網站上建立宣傳和訂購專欄,并專門安裝了800免費訂貨電話,除了相應的捆綁促銷外,承諾本城市內1小時內免費送貨上門。
為了能夠調動對方的積極性,利用有效資源,凡是允許在他們網站上設專欄的公司均可以得到銷售的差價回報,并且在媒體可以在主流媒體上免收享受相關的冠名宣傳。
經過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借助這些捆綁的單位,營造了良好的品牌傳播和產品銷售的氛圍,突破了傳統渠道和傳統銷售方式的束縛。
無獨有偶,最近很多企業都向筆者咨詢,這種局面會持續多久,自己該如何調整自身的市場定位討教對策的經銷商。
要想找到應對變革之策,我們必須對變革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并作出正確的判斷。
我們覺得,這場變革是白酒消費主體的變革,以高端政務和商務用酒為代表的主流消費群體出現了冰山現象,即這塊市場份額出現較大程度的萎縮。因此,這種冰山現象為廠商帶來的挑戰就是消費定位、產品定位,市場推廣以及運作方式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眾所周知,渠道是營銷的出水口,渠道也是市場運營的核心載體,產業變革下的市場變化,最終也要體現在渠道之上,應對變革的核心手段必然是渠道策略的調整。這一點,也正是廠商當前面對的最大困惑之一。
重新定義當前的渠道基準
何謂渠道基準?渠道基準就是在市場正常運營狀態下,完成產品到消費之間的渠道分布和渠道狀態。通常情況下,渠道基準是以市場的主渠道為參照衡量的渠道運營狀態。
黃金十年,以團購和后備箱為代表的渠道模式,讓白酒幾乎處于“全民營銷”階段,白酒銷售的零售渠道被瓜分,白酒的整體渠道碎片化,網格化。
從渠道的角度看,由于重構前這個時期,白酒銷售幾乎處于無渠道的狀態,渠道基準可以以團購和后備箱為參照定位主渠道,全民賣酒時期,以關系營銷為主要營銷策略,直到當前的會所式的體驗營銷,以及電商營銷的模式。
因為這個時期,中高檔白酒成為營銷的主旋律。受此影響,大眾市場的營銷運作也是以領袖人群帶動為主的營銷運作模式。在此狀態下,我們的渠道表現為,餐飲渠道自帶酒水率非常高,出了大眾低端酒之外,中檔以上餐飲渠道幾乎喪失了白酒銷售職能,只是眾多廠商完成新品推廣和消費拉動的場所。這個期間,曾經也出現過餐飲店天價開瓶費的紛爭。
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重構之前,白酒市場的渠道基準就是以團購和后備箱為主導的碎片化渠道,傳統渠道的銷售功能喪失,白酒銷售就是全民賣酒的時代,這個局面類似于我們90年代初,股票市場一樣,街上賣茶雞蛋的老太太都開始經營投資股票了。
回歸傳統渠道
從之前的“國八條”到現在更嚴的“國十六條”,對公務飲酒招待的詳細規定;貧w傳統渠道是民酒時代的必然,因為民酒營銷就會和后備箱說拜拜,民酒營銷就是渠道營銷,就是全民賣酒時代的結束,民酒營銷就是價格和價值的市場化,就會和高回扣,高利潤說拜拜。
回歸傳統渠道就是重建傳統渠道。近幾年來,白酒的零售渠道受到了極大的分割。白酒銷售的主渠道喪失,白酒銷售進入一種無渠道的全民賣酒時代,這本身就是畸形利益的驅使,脫離了市場化。我們試想,經濟社會,一種商品不是順應市場,而是緊跟市長。折射出了什么道理?就是非市場化的道理。
回歸傳統渠道就是圍繞消費者完成商品市場化。消費者愿意買什么就買什么,消費愿意在什么地方買就在什么地方買。我們必須一切尊重消費者意愿,而不是依靠另外一種力量的驅使。
二是重新定位渠道功能。重新定位渠道功能,就要把未來渠道的發展趨勢看清楚,只有準確判斷渠道走勢才能把握渠道功能。
一方面,渠道多元化已經成為事實,特通渠道也會逐漸興起。新興的渠道出了會所、電商之外,我們還會發現,甚至機場,高速服務區,加油站等等,都會成為一種渠道,因為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
另一方面,市場變化就會催生渠道功能的變化。我們可以判斷,未來大眾酒的渠道趨勢就是回歸傳統渠道,讓該賣酒的地方賣酒。同時,大眾酒繼續回歸“餐飲不火,流通不活”的市場局面。這就是未來餐飲渠道對白酒市場渠道價值和功能。
餐飲渠道也是中高檔白酒推廣和消費引導的核心渠道。重構之前,中高檔白酒的推廣依靠的是行政官員的領袖帶動消費,重構之后,在禁酒令和“轉變作風”的制約之下,這一部分領袖人群不會再是中高檔人群的消費領袖。因此,中高檔白酒的主力消費群體是高端商務用酒,這種變化就賦予了餐飲渠道的新功能。
流通渠道會被分化,一部分流通渠道會被酒水連鎖賣場整合。民酒時代給酒水連鎖賣場帶來的歷史性發展機遇。一部分流通渠道會市場化。凡是不能順應這個渠道變化趨勢的,尤其是以團購和后備箱為核心客戶資源的“關系型”流通渠道,就會被淘汰,包括很多半路出家的“非傳統經銷商”。
白酒電商在未來2-3年仍然是重要的推廣渠道,從市場份額的角度看,仍然無法實現主導渠道的地位。因為白酒作為一種快消品,即時消費的屬性難以改變,這一點是白酒電商的軟肋。但電商會成為紀念酒,定制酒,收藏酒以及時尚酒的主流渠道。
特通渠道,所謂特通渠道就是白酒的非傳統渠道。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消費習慣的變化帶來的消費時間和空間的變化,特通渠道也會成為白酒的重要推廣渠道。
總歸,產品策略決定渠道策略。消費主體轉移的大背景下,絕大多數企業的產品策略會進一步整合和重塑,這就帶來渠道的變革,圍繞渠道基準實施渠道重塑是渠道變革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