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也不不說了,如果你是白酒經銷商,你一定會感覺一個字——“難”。難在白酒庫存大了,動銷慢了,利潤薄了,人養不住了……如果這樣惡性循環,商貿公司遲早要關門。
那如何解決經銷商的這些難題呢?答案無非有三個:市場做深做透,擠壓同行空間;擴充經銷品類,養住隊伍攤低成本;精細管理費用,勒緊褲腰降成本。
當然這三條中,第二條看起來相對來的快一些。當前白酒銷量持續下滑的態勢不可阻擋,酒種多元化的未來正加速到來,我們這些白酒經銷商不變革,可能就被別人革了命。
從近幾年的經銷商轉型而言,白酒經銷商擴充品類,進口葡萄酒就是一個重要選擇。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葡萄酒和白酒的消費群體和渠道網絡的高度重疊,便于資源整合;
第二、進口葡萄酒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市場擴容及成長性較好;
第三、進口葡萄酒的高毛利空間,可極大均攤運營和團隊成本;
應對這樣的趨勢,不僅商家在選擇代理進口葡萄酒,白酒廠家也紛紛進入,山東領軍企業-景芝酒業為實現品類的多樣化,積極實施品類創新戰略,推出最具智利代表性的優質葡萄酒——景芝鴻鸛(guan)。
問題一 經銷商要選擇哪些國家?
從海關進口數據來看,排名前三的是法國、智利和澳大利亞。從發展趨勢而言,法國占比正逐步下降,智力和澳大利亞的上升速度較快。
從消費者層面,提到進口葡萄酒,普遍會聯想到法國最好,但品嘗智利和澳大利亞的,消費者更喜歡其口感。所以目前經銷商更應該選擇智利或法國的進口葡萄酒。
所以,現在很多白酒廠家紛紛以智利和法國的葡萄酒,進行全國運作。例如山東景芝成立的進口葡萄酒公司,獨立運作的鴻鸛系列、法王系列葡萄酒,分別就是從智利和法國進口的。
問題二 經銷商要選擇什么樣的商標?
從筆者總結的進口葡萄酒商標而言,有突出記憶點的商標在市場上更容易成功。什么是突出記憶點?古堡、葡萄園、人物頭像,這些都太無記憶點。
小動物要比上面這些有更強的記憶點,例如景芝紅鸛作為智利葡萄酒的典范,就是選擇了“火烈鳥”這一美麗而神奇的生物作為商標。因為消費者喝葡萄酒的時候,很難記住品牌,必須要有獨特的差異化標志。
問題三 經銷商要選擇什么樣的價位?
白酒經銷商都知道,中高價位基本賣不動,除非名莊酒,目前主要銷量均集中在200元以下,尤其是百元價位。
例如在山東市場,張裕解百納特選銷量很大,終端進價75元左右,商超掛價128元,在核心煙酒店實際成交到95元到100元左右,每瓶利潤在25元左右。
但終端老板大多不愿意銷售張裕,而會極力推介進口葡萄酒,因實際成交在百元價位的進口葡萄酒,可能利潤在50元以上,利潤是張裕的2倍到3倍。品牌進口酒的品質也不會差,因此消費者會在品質不錯的品鑒后,接受終端老板的推介。
如果是山東的白酒經銷商,選擇一款百元價位的進口葡萄酒,例如景芝運作的鴻鸛系列(定價在158元、98元、68元三款產品),在區域內運作核心煙酒店和團購,可能就會有不錯的銷量表現。
所以,白酒經銷商選擇區域內葡萄酒的主流價位段,代理3—4款產品,圍繞主流價位段做切割。
問題四 經銷商要選擇什么樣的品牌?
目前,進口葡萄酒市場魚龍混雜,選擇合作伙伴,是白酒經銷商比較頭痛的問題。一般情況,就是兩類,一類是數量較多的小型商貿公司,依托開發的進口酒,主要以招商為主。
另一類是大品牌運營的進口葡萄酒,一般會具備穩定的供應鏈優勢,產品系列較豐富,品牌建設和市場建設同期開展。這兩種都各具優勢。
綜合而言,大品牌背書的進口葡萄酒相對而言,更適合經銷商做長遠。如果一家專業運營進口葡萄酒的商貿公司,其利潤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前期的品牌投入和市場建設投入前置性可能不足。
但如果是一家在20億級體量以上的白酒企業,那操作手法極有可能是前期不賺錢,加大市場投入,建設品牌和渠道,用白酒養團隊和后臺,用大投入搶占葡萄酒品類的市場份額,進而實現多品類占有的目標。
綜上三個原因,所以如果你是白酒經銷商,可以針對區域主流價位,經銷幾款智利或法國、有類似小動物突出記憶度標示的、大品牌背書的進口葡萄酒。希望能多品類均攤成本,共度行業調整期的難關。
當然,如果經銷商感興趣,可參加7月24日和25日在山東濟南華興大廈舉辦“酒業互聯網+大會”,告訴你白酒經銷商轉型和盈利的秘密武器!星級酒店免費住,晚宴大餐免費吃,小編也只能說到這了。
文/盛初咨詢 楊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