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零售業的轉型要求,用馬云的話來說,就是充滿光明前景的“新零售”。傳統零售行業已經到轉型的關口,未來的零售行業必然是新零售的時代。阿里“喵街”、萬達“飛凡”、“果加果加”等都在傳統零售向“新零售”轉型路上進行著積極的探索。值得一提的是,“新零售”不是旗幟,它只是對零售業發展必然的一種提煉。
近一兩年,零售企業希望搭上O2O大潮實現轉型,然而許多都成了先烈,成功的卻寥寥無幾。轉型為什么多以失敗告終?新零售時代究竟應當如何做?作為新電商新零售代表的果加果加有其一套獨特的理念,其理念是幫助線下實體店創造生意并向“新零售”進行轉型升級,與傳統電商掠奪線下實體店的生意截然不同。
果加果加認為從業者只有認識到“新零售”這個行業發展必然所內涵的關鍵問題,做到有名有實,才是新零售,才有可能在光明的前景下少走彎路,開創新的未來。
01、新零售還是零售:在進步創新之外,新零售不能脫離零售這一屬性新零售是零售行業的創新升級,但只要還是零售行業,新零售也必須遵循零售行業的基本規律,甚至需要更進一步恪守這些規律。
1、產品品質與價格是零售的底層基礎,品質升級與價格優化仍然是持久動力,忽略產品的做法是舍本逐末。一些傳統零售企業發展陷入困境可能并不是沒有合適的商業模式,而是長久以來忽略所售產品的品質及針對性的價格優化策略,即使沒有互聯網大潮,這些企業也會陷入失敗。新零售時代,隨著客戶體驗的進一步加深及多渠道的深度融合,產品品質、價格進一步暴露在消費者視野中,好品質、適宜的價格會產生放大效應,進一步促進消費黏性,反之則會加速消費者逃離。
2、新零售凸顯零售企業核心優勢的重要性,缺乏核心優勢的轉型必然失敗。依靠產品本身的市場吸引力(如爆款手機)、自然流量等因素,不少傳統零售企業從未思考過如何構建核心優勢。然而新零售轉型成功的企業,必然早已打造好殺手锏。京東的物流體系、阿里的支付寶、樂語的門店管理及渠道發展等才是這些企業賴以成功的保障。不重視核心優勢建設,新零售只能是一句空話。
3、新零售不能脫離零售行業這一屬性。在新零售轉型時,零售企業更應該注重構建核心優勢,優化零售行業賴以依靠的產品系列。在果加果加看來只有不脫離零售業基本屬性要求而開展的新零售轉型才能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02、新零售之“融合”:跟風成就不了真正的融合,有名有實才能真正經營好“人”多渠道收集信息,融合成統一整體,分析輸出并為最終消費者提供量身定做的銷售體驗,才能最終達到新零售經營“人”的目的。而區分手段、目的,是新零售“融合”必須解決的問題。
1、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融合”方式。隨著O2O風潮的興起,大批零售企業自建O2O平臺,這其中有成有敗。失敗案例中,注冊用戶寥寥無幾、平臺成擺設是普遍現實。果加果加卻在這場風潮中越戰越勇,運用其獨特的理念以及對“新零售”的理解及實踐,逐漸成為“新電商”“新零售”的新型代表。事實上,不同業態、不同品類的零售企業多渠道融合方式應當不同。零售企業要根據自身的核心優勢及資源限制,找準線上、線下二者的在“融合”中的定位,O2O也好線下也好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2、把商品擺上網只是“融合”萬里長征第一步。不少實體零售企業在努力之下終于建立起自有平臺,或依托天貓、京東成功進入電商,然而商品一上架就不管不顧了,卻忽視了線上線下“融合”背后的復雜邏輯:多端消費個體唯一確認、價格統一、實時庫存、渠道協調、銷售分析等。不遵循這套邏輯,業務量一旦擴大,價格、支付、庫存、物流等購物相關體驗便會直線下降,更別說多端融合經營了,“融合”最終只能是走了形式。在這一點上,果加果加反而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果加果加深度重視線上線下“融合”背后的邏輯,并加以運用,嚴格把控用戶的各種相關體驗,給予客戶十足的體驗感。
3、具備清晰交互策略及交互內容的互動渠道,才能帶來有價值的信息。新零售“融合”的重要路徑是零售商與消費者有充分的互動。如今,零售企業們在溝通渠道建設上沒有短腿,微博、微信、APP、售后評價體系等建設熟練而健全。然而,渠道交互仍然以信息展示為主,只復制線下信息,如新品、折扣及優惠等傳統內容,沒有交互策略:交互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評價?輸出內容貧乏,和多出一塊展板沒有區別。在交互渠道建設上,零售企業必須有策略、有內容,針對性交互,輸出有價值的交互內容,才能反向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4、要經營好“人”,必須通過線上平臺、線下數字化設備等實現全渠道信息共享,唯一定位消費者個人,從交付端、服務端及商品端等方面打造消費體驗。這方面,萬達“飛凡”是表率,通過采用云服務技術和移動端口,把萬達集團豐富的線下資源、客戶資源重新整合,實現線上線下產品和服務完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