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為三公消費限制的政策,以及整個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中國葡萄酒市場步入了低谷期。從另一方面來看,也是回歸以個人消費為主的健康市場的契機。
這一轉型,促使國內葡萄酒行業進行新的市場推廣模式的探索和嘗試。尤其近年來國外葡萄酒廠商和產區協會在中國進行品牌推廣時發現,經常是錢花出去了但是效果并不如人意。如何調整策略,采用更有效的措施,在將品牌推向市場時能事半功倍,以下幾個點需要特別注意:
1、確保品牌活動聲音能盡可能傳遞出去
重視傳播的精準性多樣性是關鍵之一。主辦方投入時間、人力和物力舉辦一場盡善盡美的晚宴或者品鑒酒會,但是經常不愿意在傳播上投入多些資源和心思。沒有把品牌活動帶來的形象訴求充分宣傳出去,沒有足夠的發布渠道讓目標受眾了解到你的推廣活動,無疑是事倍功半。
盡可能把品牌活動的聲音推出去才是最重要的,不需要斥以重金,選擇靈活的推廣模式和能達到傳播效果的正確渠道,做一次活動就能達到多次活動的效果。
2、選擇有效的品牌傳播渠道
選擇目標精準的傳統媒體合作如紙質雜志、書籍,也可以選擇傳播快,更靈活的媒體如網站、APP、微信公眾號,也包括自媒體的博客、微博和微信朋友圈。
在全社會泛媒體時代,必須有足夠清醒的認知和分析:品牌主要針對的受眾是哪一個層面的,時效性的考量,渠道到達的效率和覆蓋面,還有各投放渠道的成本等。對于影響力減弱的傳統紙媒,必須現實的考慮到它的發行量和投放場所,相比之下葡萄酒類書籍更要窄一些。
現在特別要提一下自媒體,現在很多門戶大平臺,為了吸引更多原創內容,給了自媒體更大的發布平臺其中分PC端、手機瀏覽器端和手機新聞客戶端。
在這個飽受詬病的朋友聚會演變為各自低頭玩手機的時代,對于新興的自媒體來說,它的PC端和手機瀏覽器端訪問量可能并不高,但是其所在的大平臺的手機新聞客戶端的相關頻道訪問量往往相當可觀,同時比較精準,這類發布渠道有較佳的傳播效果,而且現階段通過自媒體發布的性價比也不錯。
3、綜合考量,選擇靈活多樣的推廣方式
培訓、講座、酒展等都是常見的推廣方式,主要還是針對葡萄酒行業人士。此外還可以以商會或協會代表產區整體形象,選擇客流量大的超市、商場、有機農夫集市等開展葡萄酒文化主題節慶活動,針對現在個人消費為主的市場,推廣體驗式營銷。
以智利葡萄酒為例,大多數適合日常飲用的中低端酒,有果香、甜香料等易共鳴的香氣為主導,圓潤易飲,單寧柔和,容易被初級消費者接受。尤其適合這類體驗式營銷,再加上智利酒自身的性價比優勢,去直接高效地吸引到客戶。
2015將是葡萄酒市場開始復蘇的一年,雖然不見得有大幅的增長,但從過去幾個月的數據和從不同規模酒商那里得到的反饋,都看好今年的回升。
整個行業在過去兩年大力投入對于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和推廣的努力也已經初見成效,越來越多具有購買力的葡萄酒消費者對于葡萄酒基本認知開始有所了解。一些對葡萄酒有興趣的消費者,更是具備了進階的葡萄酒知識,逐漸發展成為自己社交圈里的意見領袖。
中國的個人消費市場需求也在市場培育和葡萄酒文化教育推廣中快速增長。當下對于像智利等產區國在中國市場上想進一步打開局面的話,其實是關鍵的時機。穩定的品質,適合市場的口味風格,零關稅的噱頭。
這應是一場持久的推廣戰役,而不是一段時期的幾次密集式的活動。并不一定要燒錢做大規;顒,只要以容易取得公眾信服力的行業協會或商會作為依托,周期做一些小規模但重視傳播效果的活動。并不需要大量資金,需要的是精準的定位,恰當靈活的方式,適合中國市場現狀的策略。
目前各大產區國都在積極推廣,搶占中國市場份額,如果不積極進取,終究會不進則退,把已經贏得的市場拱手相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