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趣文創近期在茅臺鎮設置了工作室,于是收到了許多茅臺鎮好朋友關于酒莊營銷規劃的問題,主要的問題集中于兩點:
1、茅臺鎮的酒企同屬醬酒產區,品質概念雷同,文化大同小異,酒莊怎么做自身的差異化特色?
2、茅臺鎮屬于生產產區,企業的獲客成本較高,酒莊怎么能夠實現精準流量?
在開始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再重溫一遍何為酒莊?我們認為,酒莊是消費者用酒需求一站式服務商,它包括釀造、消費、娛樂三大場景,釀造解決品質信任問題,消費解決產品使用用問題,娛樂解決品牌認知問題。
我們常說酒莊營銷的邏輯不再是產品的邏輯,而是人的邏輯,人作為社會動物,有七情六欲,有悲歡離合,有生理心理的多重需要,而酒莊要做的就是成為消費者身邊的“酒專家”,讓消費者產生自然聯想,最終實現消費者心智的改變,從而促進品牌的傳播與產品的銷售。
針對產區內的酒企做酒莊,最大的困境就是大多數酒企都是傳統生產型企業轉型做品牌,基本上品牌文化建設、組織結構、營銷戰略都比較滯后,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團隊支撐企業的發展,一方面是本身產區內年輕人比較稀缺,另一方面是現在社會經濟環境下,年青一代的員工很難管理,其實背后本質的原因是企業缺乏人才意識,不能提供給團隊成員經濟與能力的成長平臺! 針對以上這種情況,我們認為,對于產區內的酒莊營銷關鍵點在于要“利用原產地優勢建立資源服務網”,它包括品牌文化、廠區改造、外區終端,以及內容輸出等幾個層面的工作。
一、品牌文化是企業發展之魂
我們常說中國進入了名酒時代,何為名酒?簡言之,就是消費者有良好認知的品牌酒,并且品牌能夠為產品做價值背書!而品牌的內涵是文化! 我們做酒莊經常說要做溯源體系,他包括文化溯源、品質溯源、品牌溯源三大塊,就是要解決企業對外統一宣傳的問題,再小的品牌也一定有自己的文化歷史,再小的產品也有自己的品質概念,再小的酒企也一定有自己的經營理念!找出來,講清楚,并且灌輸下去,這是所有酒莊的基礎!
二、廠區改造是企業場景基礎
產區內的企業千萬家,為什么要選擇與你合作,很大一部分是企業做展示出來的專業性與經濟性,專業意味著更加優質的產品與更好的服務,經濟則意味著更可靠的經濟收益與投資回報,在商言商,產區內酒企作為專業的代表,必然要加強產區的場景建設工作,傳統釀造技藝、相關品質傳承譜系、完善的客戶服務體系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內容。
三、外區終端是企業走出去的關鍵
外區終端建設其實就是我們酒莊經常說的“1+1”模式,本質上就是利用產區內酒企的專業性背書,在區域差異之間構建企業的資源通道,無論是酒道館、文化館、品牌館,還是專賣店,本質上發揮要成為宣傳、招商、銷售、社群的窗口作用,通過外圍的小“1”來解決信息的發布與合作商的引流作用,只有構建圍繞廠區的大“1”與外圍的小“1”才能夠實現社會資源的整合作用,才能夠真正讓企業健康規范的發展下去!
四、內容輸出是企業服務的核心
拋開生產環節,酒莊的內容輸出分為兩個層面,一是酒企要有自己的專業服務團隊,能夠對接外部的客戶資源,開展相應的接待、洽談,以及銷售服務等工作;二是企業要具備內容的制作與輸出功能,借助酒莊自身的區位優勢,開展相應的內容輸出,便于品牌傳播與客戶資源獲取等工作。
現在回到文首,首先我們認為,對于產區內的酒企,通過挖掘自身的品牌品質故事,在品類基礎屬性層面上是可以構建屬于自身品牌特色的形象與服務,譬如茅臺鎮雖然都是說醬酒品質,但是醬酒品質之上依然存在著定制酒、年份酒、原酒、老酒等概念,也可以在模式層面繼續延伸出許多新概念,譬如專賣店系統、社群運營系統、產銷一體化服務等等,產區內的每一家企業由于品牌定位與基礎軟硬件不同,必然可以有著獨特的對外發展機會。
其次關于獲客成本的問題,只有構建系統化的體系,并且堅持以服務為導向才有可能獲取可持續的精準流量,這點取決于產區內酒莊首先要有“走出去”與“請進來”的營銷意識,對于產區內的酒企,拼價格,拼品質只是基礎手段,根本上的競爭還是文化與品牌之爭,文化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品牌是消費者心智形象,誰先占據了產區內的相關品牌與文化細分市場,作深做透,誰就占據了未來發展的競爭優勢。
最后我深知,對于許多產區內的酒企,本身通過原酒生產實現了資金的原始積累,這種盈利方式雖然簡單但是也面臨著利潤低,波動大等風險,并且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中國酒類的消費結構升級,產品盈利能力提升的前提必然是品牌力的提升,而品牌的背后是文化、組織、產品、模式的綜合競爭,所以,對于那些立志于做大做強的產區內酒企,我的建議依然是:
加快廠區建設,完善酒莊功能,培養內容團隊,實現跨區域發展!(原標題:產區內酒企怎么做酒莊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