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組織好跟酒店的聯誼
大型的核心酒店可以分批邀請到酒企參觀、座談,以此強化酒店從業人員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識。中小型酒店一般以邀請老板或老板娘到酒企參觀、座談為主,因為這些店子話事人非常明確,對他們的客情做好了,酒也就好賣了。
有些私下的聯誼可以挖掘核心服務員或營銷經理開展,這些人就是俗稱的酒店內部的意見領袖,他們的風向標很能說明一個酒企對該酒店的掌控程度。
七、每年組織幾次銷售能手的評比
這種評比即可針對單個的服務員開展,也可以以酒店為單位整體開展。譬如這個月針對酒企的新品開展銷售競賽活動,評選出冠亞季軍及達標獎勵;下個月又針對宴席拉單活動開展競賽,拉單單數最多的或總拉單累積桌數最多的或拉單累積金額最高的等等;接下來還可以開展忠實消費者增粉活動評比,誰圈進來的忠實消費者粉絲最多?誰挖掘出的忠實消費者消費潛力最大、購買數量最多?誰成功攻克了某單位,讓其在該店消費時從消費競品轉向我們的產品等。
活動不能一成不變,要有可操作性,能夠激發酒店的參與感并從中找到樂趣。活動的組織者可以組建單獨的活動微信群,每天在群里公布活動進展及那些已經取得成效的酒店業績榜,刺激其它酒店跟進,加強競爭。
八、別忘記不定期開展酒店壓貨活動
如果這個酒店是專場酒店,我們當然可以不用壓貨,那是純粹浪費自己的利潤或是讓利給酒店。否則只要這個酒店有競品存在,不定期的壓貨是對競品最好的擠壓。尤其是一些小酒或中低價位的零餐消費產品或者一些中小型的夫妻店,酒店的客源是相對固定的,他拿出資金壓了我們的貨,意味著他就不會壓競品更多的貨,甚至完全不壓競品的貨,除非是消費者的指明消費不可逆轉。
為什么是不定期呢?要讓酒店珍惜每一次活動,不要形成慣性思維。這種壓貨要根據酒店的月度銷售來設置,不能太多,太多就有出渠道的危機;時間選擇上以即將進入漫長的淡季為宜,淡季壓貨對競品的狙擊效果最明顯。酒店也是這樣,本來就是酒水淡季,他進了你的貨,考慮到資金周轉及門店的實際銷售,他不可能再有動力去進貨競品,這樣競品的酒店大門就被你封鎖了,也為你后面的旺季銷售做好鋪墊。整個淡季都在賣你的貨,旺季到了不得更應該賣?
九、重視鄉鎮市場的酒店掌控
鄉鎮的酒店只要不是特別的原因,一般的酒店只要你跑得勤快,有相應的客情,合作起來都比較愉快,而且賣酒能力比一般的城區酒店還要大。一是因為鄉鎮酒店比較少,一個鎮就那么三五家;二是鄉鎮酒店的競爭門檻不高,你把門檻稍微抬高一點就能夠獲得酒店的好感;三是鄉鎮的意見領袖銅臭味稍微好些,只要抓牢那幾個人,也就抓牢了酒店的銷售;四是鄉鎮酒店的宴席攀比之風更甚,有了幾次好的開端,后續的跟進會輕松很多。
鄉鎮酒店合作要凸顯主力產品,因為鄉鎮更重視主力產品的帶貨影響力,酒店跟流通的聯動效應更強,就是酒店消費什么產品,外面的渠道就賣什么產品;或者外面的渠道主要賣什么產品,酒店就跟著賣什么產品,這一點城區的酒店近幾年有松懈。
另外一個,鄉鎮的酒店不像城區,店內的氛圍營造酒企要好打造得多,只要酒企舍得花錢,基本上可以做成全包店,到處都是你的氛圍。鄉鎮酒店更重視小利和服務,譬如盒蓋的及時回收,做得好,很快就能贏得酒店的合作好評。
十、重視酒店的新品推廣功能
這個事情近幾年已經嚴重弱化,前面說了,除了小酒還有幾分重視,其它的大瓶產品基本上把酒店這個功能摒棄掉了。
個人以為除了小酒繞不開酒店這個平臺,中低價位的盒裝零餐產品也不能忽視酒店平臺,F在的消費兩極分化越來越明顯,酒店消費要么是小酒或者售價100元/瓶以內的盒裝產品,要么就是自帶的全國性或地方龍頭企業的地方高檔名酒。這也是消費透明化、理性化后沒辦法的事情,酒店不要勉強、酒企更不要強求。100元/瓶以內在酒店之所以有自點市場,就是因為酒的總價低,酒店再怎么賺錢也就是幾十元錢的利潤,消費者消費得起,不會覺得吃虧,也是酒店應得的利潤;而一瓶200元、300元的酒,酒店就賺了100元甚至200元,消費者也不是傻瓜,現在信息這么透明、物流這么發達,他也沒必要去吃這種虧,自帶酒水就成了必然。
既然這樣,是不是除了100元/瓶以內的新品可以上酒店平臺推廣,那些高價位的產品就沒必要上酒店推廣了?當然不是,先不說酒店的新品展示效應、廣告宣傳效應,哪怕酒店就是一瓶新品酒都不賣,我們也可以采取跟酒店合作針對酒店的核心客源進行新品限量贈送來精準定位核心消費者,快速達到讓更多的核心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品鑒到新品的目的。
其它的套路,大家用得很多,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盡管目前的酒店運營遠遠不像以前那樣能夠給酒企帶來理想的回報和收益,但酒店這個平臺也遠遠沒有到需要酒企放棄的地步。把賬算好,目標規劃好,通過單獨的專業團隊運作,不斷摸索經驗,酒店的價值自然會不斷凸現出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生意的地方又豈能不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