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戰略規劃實施的持續性。
全國化實操,會經常尬舞。
一方面,企業對于全國化的效果預估過于樂觀。但在戰略實施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效果不達標、甚至畏難情緒;效果不佳讓戰略出現打折或停滯現象。
另一方面,戰略資源儲備不足,投入難以為繼,被迫中止。
因此,企業的戰略必須可持續,必須杜絕定位的反復導致企業方向變幻多端,從而浪費資源和錯失機會。企業高層心態上必須有所堅持,要有“質量—品牌—效益”三步走的經營理念和堅持。
全國化的戰略規劃一定是一個中長期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結果。比如新品牌中,江小白如此個性鮮明的品牌做了8年,才有十幾個億的規模;毛鋪做了快十年才有今天的成績;一壇好酒醞釀了好幾年,還沒形成市場的全國化。
全國化戰略的實施,是如履薄冰下行勇猛精進之事,只能前進不能后退。因為你會投入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而且在幾年內可能不會產生豐厚的回報。
所以,白酒企業的全國化,需要酒企核心高管具備以下幾個核心能力:“眼光(準、看得見機遇)、魄力(敢干敢投)、務實(踏實做酒做品牌帶隊伍做渠道做消費者培育)、胸懷(忍受局部失敗和階段性不達標的結果)、耐性(熬得住、經得起成功周期的折磨)”。
三、白酒企業梯隊分層及營銷核心動作預判。
1、一名酒陣營:
1)茅臺:超高端1200元以上絕對掌控、放量+控盤;1200元以下,利用品牌勢能慣性,交給醬香系列酒、分品牌(習酒)等,強化進攻和規模。
2)五糧液: 超高端1200元以上積極進攻(據說是窖齡酒);800-1200元,地位穩固,但要夯實品牌定力和強化終端活力;800元以下,利用品牌勢能慣性,交給系列酒、分品牌(尖莊、友酒)等,強化進攻和規模上量。
2、二名酒陣營:
1)洋河: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積極進攻,既做形象又做銷量,雙戰略;次高端500-800元,保持領先地位,M6謀求上量;次高端300-500元,維持,M3、天之藍放量;中高檔100-300元,海之藍保持領軍地位,全國跑大量;中低檔100元以下,交給洋河品牌,不過多關注。
2)瀘州老窖: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進攻,搶高端形象大于做銷量(銷量已有規模),沖刺百億;次高端300-800元,尚未發現突出表現者,有一定銷量但缺少足夠的形象;中高檔100-300元,特曲為主,謀求全國化上量;中低檔100元以下,交給系列酒,跑量為主。
3)劍南春:解決組織內耗是第一要務;(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形象為主進攻為輔;次高端500-800元,積極進攻,謀求上量;次高端300-500元,水晶劍保持領軍地位并跑大量;中高檔100-300元,積極深探,交給系列酒;中低檔100元以下,不過多關注。
4)郎酒: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積極進攻,既做形象又做銷量,雙戰略;次高端500-800元,尚未有突出表現者,預計維持為主;次高端300-500元,紅花郎為主,但價盤不穩,市場有退縮的跡象,需要剔除暗傷恢復元氣;中高檔100-300元,郎特為主,沖刺全國化;中低檔100元以下,小郎酒跑大量,并成為領軍者。
3、三名酒陣營:
1)汾酒:借力華潤的國際化平臺,國際化和全國化并舉。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形象占位+進攻;次高端500-800元,積極進攻;次高端300-500元,謀求區域跑量;中高檔100-300元,省內跑量省外全國化布局;中低檔100元以下,放量+機會性運作。
2)古井貢: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形象占位+維持,基本不進攻;次高端500-800元,積極進攻,強化品牌高端化;次高端300-500元,聚焦運作,謀求放量;中高檔100-300元,沖刺全國化的深度布局;中低檔100元以下,放量+機會性運作。
3)水井坊:超高端1200元以上,形象占位,不進攻;高端800-1200元,積極進攻,謀求上量;次高端500-800元,全國化+謀求上量;次高端300-500元,謀求大范圍的放量;中高檔100-300元,機會性運作;100元以下,不過多關注。
4)舍得: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形象占位+維持,基本不進攻;次高端500-800元,積極進攻,強化品牌高端化;次高端300-500元,聚焦運作,謀求放量;中高檔100-300元,交給分品牌沱牌,謀求全國化布局;中低檔100元以下,機會性運作。
5)酒鬼: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形象占位+適當進攻;次高端500-800元,預計維持;次高端300-500元,預計維持;中高檔100-300元,謀求全國化機會性運作;中低檔100元以下,機會性運作。酒鬼的體制是硬傷。
4、 四名酒陣營:
1)西鳳: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形象占位+適當進攻;次高端500-800元,預計進攻;次高端300-500元,預計維持和謀求跑量;中高檔100-300元,謀求全國化運作;中低檔100元以下,機會性運作。
2)董酒: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形象占位不進攻;次高端500-800元,預計維持;次高端300-500元,預計維持和謀求爭量;中高檔100-300元,全國化機會性運作;中低檔100元以下,機會性運作。
3)董酒和西鳳,具有一定基礎量。但從香型消費偏好的角度分析,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培育出大批的消費者是硬傷,短期內很難有較大的突破,這點和山東的景芝類似,類似的焦慮癥還有四特。
5、五名酒陣營:省級名酒為主
1)代表品牌:今世緣、口子窖、白云邊、四特、衡水、河套、金徽、仰韶等等;
2)高端和超高端800元以上,形象占位不進攻;次高端500-800元,預計進攻為主;次高端300-500元,有的謀求上量、有的積極進入爭量;中高檔100-300元,嚴防死守的核心價格帶,反擊名酒鞏固地盤;中低檔100元以下,根據酒企的各自側重點,有的機會運作有的整固運作。
6、其他陣營:地方酒企+低檔酒企為主(牛二、老村長、江小白)
1)地方酒企,爭奪核心價格帶100-200元和根據地的硬性拼搶;其他價位基本上屬于形象占位或進攻占位。
2)低檔酒名酒,基本以全國化的深度運作和產品升級為主。
未來名酒的陣營,隨著酒企的戰略實施、競爭環境的變化,可能還會產生較大的變動。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未來的名優白酒的基本硬件是:產地(產區,釀酒生態)+酒莊(統合概念;香型工藝不是核心要素,是之一)+真正年份(唯有時間最為寶貴,不吝光陰方為好酒)+大師(真正大師,人才是第一資源)。其他的所有品質概念、高大上的口號、品類概念,都是輔助要素。
名優白酒的新硬件和新運動,極有可能給行業帶來新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