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入社群
現在的經銷商如果都沒有加入過社群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賣酒,因為社群就是您賣酒的地方。譬如同鄉會、商會、釣魚協會、籃球協會、登山協會、羽毛球協會、餐飲協會等等,在這些社群里面如果您能夠成為頭兒,這個社群不喝您的酒又能喝誰的酒?
經銷商加入社群做贊助和廠家贊助社群搞活動又不一樣,經銷商做贊助一般就是幾箱酒水做開餐用酒即可,如果換做廠家那又是冠名費,又是開餐用酒、禮品用酒、社群氛圍等,基本上是大包大攬。所以,我們都是要求經銷商以自己的名義做這些事情,既保證了效果,又做了影響,關鍵是通過經銷商的跟進還能夠賣酒。
因此,經銷商一定要想辦法多加入自己當地的社群組織并積極參加活動,做好廠家和社群之間的溝通聯絡人。
四、構圈層
圈層營銷這幾年大行其道。許多大腕明星借助自身的影響力都開始了賣酒征程,譬如趙薇、黃曉明的紅酒生意;劉軍、杜子健借助自己的圈子影響力做的肆捌酒坊、茅臺鎮醬酒以及吳剛眾籌酒等都是圈層賣酒的典型代表。
明星有明星的圈層,經銷商通過自身這么多年的打拼也形成了自己的小眾圈層,這個圈層就要培育好,成為自己的鐵桿和“死忠粉”。
五、求聯合
如果您不是當地數一數二的經銷商,甚至數三數四都排不上,那好您就要尋求聯合,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
怎么聯合?一是構建松散式聯盟,采取產品置換的方式相互借力做市場;同城的客戶可以做,異地之間的客戶更好做,關鍵是您的思維要打開,格局夠大,不要被自己的生意小圈子局限了;二是加盟到大的團隊中,跟著航母走,抗風浪能力自然強。譬如加盟1919、華致酒庫等全國性大牌商家,也可跟區域商家合作,目的就是一個,拓寬渠道和資源。您看跑的士的司機,生意好的不但是滴滴平臺的司機,也是神州專車、易到等網約車的平臺司機,道理是一樣的,就是借助別人的資源和平臺拓寬客源。
求聯合一定要有一個開放、包容的心態,多從雙贏的角度思考問題,不要總考慮一己私利,那樣的合作不長久。
六、控終端
得終端者得天下,這句話現在也不過時。做為經銷商如果您懈怠終端,對終端失去了掌控能力您拿什么跟廠家討價還價?這就像您吃飯的工具一樣。廠家主要做品牌層面的工作,重在跟消費者的溝通,消除C端壁壘,您就是構建C端跟廠家之間的橋梁,讓廠家的產品在您的轄區方便消費者購買,這才是您最大的價值。
所以,控制終端、做好終端不是一句口號,對經銷商來說要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您看看那些在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客戶哪一個不是擁有強大的終端掌控力?當然,您的資本確實不夠,沒關系,您要構建跟您角色匹配的終端網絡,盡力而為,而不是碰到困難繞道走。
七、做差異
沒有差異就沒有暴利!大家都跟著賣的產品現在除了茅臺代理商有暴利賺,沒有哪一個品牌能夠提供。怎么辦?經銷商要做差異化的產品。差異化不是要求您挖空心思想一個新品牌出來運作市場,那樣搞不好會偷雞不成蝕把米。
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合其它客戶做既有市場暢銷品牌的定制產品,既解決了基本的動銷問題,又解決了利潤不足問題,一舉兩得。當然,這樣做需要經銷商的談判能力足夠強或者與廠家的關系比較好,其實,您能夠展現您強大的網絡掌控能力和賣貨能力廠家一樣會動心,沒有哪個廠家會跟錢過不去,強大如茅臺都有這么多空子可鉆,何況一般的廠家呢?
另一個就是做小眾市場,這個套路經銷商用得最多,也最為嫻熟。
八、建平臺
馬云曾經雄心勃勃想在娛樂行業、制造業、生物行業等領域大顯身手,到處碰壁后,結果發現自己還是做平臺在行,又回歸了。強大如馬云也只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我們這些經銷商更要學會聚焦做自己擅長的領域。
建平臺就是讓經銷商構建自己區域里面的線上線下一體化賣酒平臺。線下有實體店做體驗、做展示,線上有供顧客一鍵式下單的平臺,滿足消費者的便利化需求。線上線下必須打通既是廠家的夢想,做為經銷商更要落地,因為廠家做這個事情是單品牌,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而您可以提供眾多的品牌供顧客選擇,不要等到京東的無界零售和馬云的天貓小店開到門口了才醒悟過來。
您做好了,馬云他們就是過來了,您也是待價而沽,賣個高價給他們或者高高興興持股加盟。
九、強滲透
這個滲透是指經銷商向上游廠家和下游終端滲透,打通全產業鏈。不是只有全國性的經銷商才可以這樣,做為區域性的經銷商照樣可以做。國企做混改、小酒廠改制等都是參股、購買的好機會,只要您能夠有效整合資源,想清楚接下來該怎么干就別怕。
下游進行滲透就更好做了,參股當地的酒樓、連鎖,不一定做控股人,精力、能力跟不上,但你有一席之地對您賣酒絕對有幫助,這就夠了;成立合資、眾籌公司,凝聚團隊力量并借助社會資源來賣酒。
強滲透就是不要有吃獨食的心態,學會分享和共贏,讓別人和團隊跟著自己一起賺錢、發財,社會的力量才會向您靠攏,所謂“財聚人散、財散人聚”就是這個道理。
10、玩跨界
這個最好理解。您賣酒的渠道那么好,馬路修好了跑一臺車是跑,跑10臺車也是跑,因此借助網絡和自身資源跨界做飲料、食品、奶粉、調味品、糧油等關聯行業的生意理所應當。
只是不同的行業盡管渠道相同但面對的消費群體截然不同,因此,組建不同的團隊去應對很有必要,尤其是消費者溝通團隊更要錯開,不能為了整合資源強行通用。
我想這樣的客戶大家見得多了,也是贏家通吃的必經之路。
世界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想走路的人!魯迅先生都說了,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酒類經銷商盡管遇到了很多瓶頸、甚至是困境,但只要肯干、肯想辦法、堅持下去,走著走著天就亮了。
這也是我寫本文的意思,不是說我的辦法就有多好,只是提供一種借鑒和思路,更多的是靠經銷商結合自身所在市場的實際情況綜合運用和考量,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所謂思路一變天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