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傳統工業啤酒的銷量疲軟,而反工業化的精釀啤酒異軍突起,這種爆發并不是偶然,在到處喊著消費升級響亮的口號和中產階級的崛起。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因為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眾多新的機遇,與此同時,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占用了人們大量的時間。
要甄別出有價值的信息,各種場景之間的畫像,無疑是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01、什么是場景?
“場景”的原初意義是指戲劇、電影中的場面、情景,指在特定時間空間內發生的行動過程,或因任務關系構成的具體畫面。
在新場景時代,“場景”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它是垂直化、精細化、獨特化的表現,它是重構商業、生活與消費的連接。新的體驗,伴隨著新場景的創造;新的流行,伴隨著新的流量;新的生活方式,也帶來新場景的消費方式。
02、場景的構建邏輯
從營銷層面看,場景其實是渠道邏輯和產品邏輯的結合。之前,先產品后渠道,渠道是天生存量,就像土地一樣,種子播下去就等著生根發芽;現在是要根據土地去匹配種子,因為種子的分類越來越細,越來越多!
從商業維度分析,場景是一切商業的根本。
體驗邏輯。不為溫飽而犯愁的時代里面,美好生活是個什么樣子?比起產品本身,人們更喜歡圍繞產品所搭建的場景。
比如有個段子“哥喝的不是酒,是寂寞”。“寂寞”成為了場景的體驗,而“酒”的需要已不再重要。
又比如說現在各式各樣的智能手表。表面上是電子手表的功能延伸和只能場景的多元化。實際上,“健康追蹤、信息讀取”等功能背后所改變的是人與環境的交互方式,交互場景,萬物互聯。
人格邏輯。場景時代的造物是以人為中心的,基于碎片化的場景,將不同群體中的不同個體連接起來,充分滿足人與社群的個性化需求和多元化的需求,并以此展現連接價值,提供了個體的情感認同和歸屬。
好比付費知識產品來說,用戶愿意為內容買單,內容實際有效與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馬云、雷軍推薦了,有了人格的背書,你看了就會有成功人士的感覺,你和別人聊天就會有話題。
勢能邏輯。場景化連接的新渠道是人,場景的價值創造將更多地依靠社群的動力。最近影院上映的《復仇者聯盟3》,在中國盡管與北美上映時間延遲了近兩個星期,這部眾星云集的好萊塢大片還是影院的拍片占比達到了73.2%,上座率超過40%,上映兩天,票房輕松打破10億。
回首漫威十年,19部電影,布局的“宇宙拓展計劃”,離不開快速發展起來的粉絲群體,漫威的成功都是典型的粉絲經濟,是社群勢能幫助他們成為現象級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