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場景的構成要素
好比小時候寫作文,老師強調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六要素,我們也重新按照六個維度描述:
時間。從古至今,人們的任何行為都是在具體的場景中完成的,每個時代都會有不同的生活和行為場景。
流量紅利時代已經過去,隨著信息分散化和碎片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取代流量入口的是場景。
要求圍繞用戶搭建屬于自己的場景,創造能夠滿足場景需求的新品類。這個新品類再通過場景化的展現創造出新價值。
因地制宜,F在啤酒的應用場景有時在于,通過渠道的大面積覆蓋,抓取了眾多的用戶,獲得較高的流量和用戶市場。但是缺陷也比較突出,雖然覆蓋區域眾多,但是各個領域之間的界限模糊,并且競爭優勢不明顯。
工業啤酒無法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產品,因而也會失去用戶粘性和忠誠度。
因人而異。中國餐飲的傳統習慣是吃喝一體化,當富裕起來只有,吃喝分離,夜宵、拍檔、酒吧就興起。
啤酒管理機構SteadyServ做了一個“喝精釀都是什么人”的調查,用下面的信息圖表呈現了研究成果。
簡言之,喝精釀的人群,集中在追求生活品質、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中產階級。
如果再往下細分,比如多數中年男性是精釀啤酒的潛在消費人群,而女性消費者對水果味精釀啤酒更情有獨鐘等等。
產品的品牌、品類與品種。越來越覺得,品類和品種更重要,品牌不過是結果而已。場景的細分,和品類細分有關系,啤酒的品種單一了,會導致品類透支。
品種單一的原因就是地盤決定品牌,霸盤生意做的有些過頭了。
場景壟斷,導致增量場景找不出來。
同時,傳統啤酒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流行。(其實就是一直在做溫飽型啤酒。)
失去流行,換句話就是品類老化。流行是靠品種激活的,說白了就是回到產品。
是不是所有的老化品種都要再去激活、創造流行?這個很難,老品新做比新品新做還難!
舉個例子:魚大了,密度高了,活力就不足了,放幾條泥鰍進去攪動,活力可能就會被激活!但是泥鰍太少了、太小了沒有用。
這就是行業創新的臨界點,但臨界點在哪里?什么時間來到?無法判斷。
流行的兩大難點:節奏感和臨界點?炝瞬恍,慢了也不行;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企業在爭奪場景資源時,要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切合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習慣。場景是基于消費者的需求,入口則是基于商業競爭的需求。
場景的碎片化特征重塑了人們的人格,定義了不同行為方式和生活認知。新的體驗,伴隨著新的場景的創造;新的流行,伴隨著對新場景的洞察;新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新的場景的流行,總之未來的生活圖譜由場景定義,未來的商業生態也有場景搭建。
最后,傳統啤酒企業,特別是國內企業,通過低價高產的工業啤酒推動銷售額的方式已顯頹勢。啤酒的高端化和多元化已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精釀啤酒日漸成為國內消費者的新寵。如何應對消費者口味和消費能力的變化,開拓高端啤酒市場,這既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