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維碼:互聯網+時代萬物的入口
第一節 萬物的入口:二維碼,二維碼,還是二維碼! 之一
《西游記》里面,每個妖怪的洞穴,都有一個洞口。
以平臺和流量為基礎要件的互聯網世界,遠非神話故事所能想象。
互聯網+的時代,入口就是從0到1,入口就是先機,入口就是開啟通道,入口就是成功的一半。
萬物互聯的世界,入口在哪里?
一、什么是二維碼?
從本質上來講,二維碼是給電腦看的文字。
正常使用網絡的方式是看到網址—用鍵盤輸入網址—訪問網站,而二維碼的出現則讓這個過程簡化成看見二維碼——掃一下——訪問網站,跳過了繁復的輸入一大串字母和標點符號的過程。
這個設計大大的方便了跨平臺跨介質之間的連接,比如在電腦上看到一個非常好的網頁,用PC瀏覽器生成一個二維碼,手機一掃就可以打開;
在海報上看到一個活動很好,用手機一掃二維碼就可以購票;
在商品上一掃二維碼就可以知道商品的相關信息和其他渠道的價格……
(一)二維碼技術
二維碼是指在一維碼的基礎上擴展出另一維具有可讀性的條碼。
從技術上說,二維碼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間的圖形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
在代碼編制上巧妙地利用構成計算機內部邏輯基礎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個與二進制相對應的幾何形體來表示文字數值信息,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
它具有條碼技術的一些共性:每種碼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個字符占有一定的寬度;具有一定的校驗功能等。
同時還具有對不同行的信息自動識別功能、及處理圖形旋轉變化點。
在外觀上,“二維碼”呈現的是一個像迷宮一樣由黑白相間的圖形組成的方形圖案,區別于“一維碼”這個常見于超市食品、書籍上貼著的黑白相間和數字組合的條形碼。
在信息表達上,“二維碼”則能在橫向和縱向兩個方位同時表達信息,因此可存儲的信息量是一維條形碼的幾十倍,并能整合圖像、聲音、文字等信息。
而“一維碼”只是在一個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表達信息,且只能表達文字。
在功能上,“二維碼”不但具有“一維碼”應有的基本識別功能,而且可顯示更詳細的產品內容,
如一件衣服,不但顯示基本的名稱和價格,還可顯示服裝材料及其所占百分比,尺寸大小,適合高度,廠家等等。
同時,“二維碼”還具有抗磨損性能強、高效、安全、便捷等優勢。
(二)常用二維碼類型
二維碼其實有很多種碼制,現在中國國內主流的QR碼在中國已經逐步成為二維碼的標準,包括出現在火車票上二維碼均為QR碼。
QR碼是1994年由豐田子公司Denso~Wave創建,最初用來跟蹤車輛零件。
1、QR Code
QR 是“Quick Response”的縮寫。
這種二維碼能夠快速讀取,信息量能夠達到2kb 以上。
用數據壓縮的方式表示漢字,僅用13bit就可以表示一個漢字。
具有4 個不同的糾錯等級,高達30%的殘缺也能正確識讀。
更重要的是,QR 碼屬于開放式的標準,它的規格公開,不具有專利風險,這是其被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
2、Data Matrix
Data Matrix 原名Data code,可在25mm2的面積上編碼30個數字,信息容量有限,無法編碼漢字等其他形式。
DM 碼的糾錯能力出色,它只需讀取資料的20%便可以精確識讀。
2002年,二維碼技術在日本開始商業應用,2003年二維碼在韓國商業應用。
日韓在全球范圍都是二維碼應用最早且最成功的國家。
2006年中國移動率先在國內推出二維碼業務,通過手機上網的WAP方式應用二維碼業務。
日本的二維碼商業模式采用開放碼型+開放運營的模式,二維碼成為手機的基本功能,這是因為日本的運營商實力比較強,運營商可以直接定制帶有二維碼應用的手機;
相比之下,中國采用開放碼型+平臺運營的模式,但由于中國手機品牌比較多,運營商的掌控力比較弱,很難大范圍地做到在運營商定制的手機中帶有二維碼軟件。
業界普遍認為,2012年是二維碼營銷的元年,二維碼突破了時空的限制,為整個媒體傳播行業和營銷廣告行業帶來了創造性的變革,將成為精準營銷時代的最大推動力量。
二維碼在移動營銷方面,其跨媒體傳播平臺的創新價值與無窮潛力,正在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和行業應用熱點。
(三)二維碼業務分類
1、被讀類業務
平臺將二維碼通過彩信發到用戶手機上,用戶持手機到現場,通過二維碼機器掃描手機進行內容識別。
應用方將業務信息加密、編制成二維碼圖像后,通過短信或彩信的方式將二維碼發送至用戶的移動終端上,
用戶使用時通過設在服務網點的專用識讀設備對移動終端上的二維碼圖像進行識讀認證,作為交易或身份識別的憑證來支撐各種應用。
2、主讀類業務
用戶在手機上安裝二維碼客戶端,使用手機拍攝并識別媒體、報紙等上面印刷的二維碼圖片,獲取二維碼所存儲內容并觸發相關應用。
用戶利用手機拍攝包含特定信息的二維碼圖像,通過手機客戶端軟件進行解碼后觸發手機上網、名片識讀、撥打電話等多種關聯操作,以此為用戶提供各類信息服務。
(四)我國二維碼統一編解碼SDK于2014年4月正式發布
在二維碼應用安全和行業發展受到社會廣泛關注的背景下,由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指導,中國電子商會、中國二維碼產業聯盟主辦,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承辦,
2014年4月16日,中國二維碼產業促進工程——二維碼應用及標準規范體系建設工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正式發布了二維碼統一編解碼SDK,這是我國二維碼行業首個二維碼統一編解碼基礎服務接口。
自2012年初,中國電子商會物聯網專委會就開始著手研究二維碼行業規范管理和產業發展問題,做了大量的試點示范工作;
2013年5月,組織技術力量開始研發統一編解碼SDK,開發統一生成、解析接口,并逐步集成了國內GM碼、龍貝碼、遠見碼以及日本QR碼、美國DM碼等廣泛使用的碼制,經過多次測試和優化改進,形成了成熟穩定的涵蓋多種碼制、多種操作系統和多種應用終端(手機、電腦、機具、手持終端等)的統一編解碼SDK,實現了向社會提供統一編解碼服務的基礎和能力。
同時,SDK采取了諸如設置關閉任意生成或解析端口、自動關閉非安全生成解析端口、生成解析端口自動更新升級等措施,并進行了長時間、高頻度、高并發的集中測試和驗證,初步具備了承載行業管理的基礎和能力。
目前,統一編解碼SDK向社會及應用開發者開放、集中提供注冊解析基礎服務。
本文系《二維碼:萬物的入口——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圣經》連載(24)
待續……
(參考文獻:《二維碼技術在OTO 商業模式中的應用分析》,《中國管理信息化》 2014.5.趙迪,李振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