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生產是一款產品與一個人的愛情,那么營銷便是一款產品與一片人的火花。在這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時代,營銷是真正打開商機大門的鑰匙。歷史上經典式的營銷不勝枚舉,營銷經典名言卻字字珠璣。對于葡萄酒商家而言,這些箴言背后,蘊藏怎樣的內涵呢?
營銷并不是以精明的方式兜售自己的產品或服務,而是一門真正創造顧客價值的藝術。這句話能分析出兩方面內涵:第一,產品的營銷方式再優良,再牛逼,都只是賣貨的“手段”,消費者真正看重的還是“貨”。當你沒有自己真正有價值的產品,只是空有其表的擁有一個酷炫的外殼,時間一長,就不會再有人說你好。這就是“實力派”和“偶像派”的區別。
第二,每一個商家在經營一款產品時,都會費盡心思去挖掘產品的潛在價值,大家都明白消費者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討好他們就一定有肉吃?墒乾F實情況卻是自己不斷地推測,預想,然后化為實踐,做出動銷方案,卻發現動銷不動,盈利不盈。個中原因就是一句話:“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每一個有價值的方案都不是商家猜出來的,畫餅真的不能充饑。推銷是你找客戶,營銷是客戶找你!
推銷是你找客戶,營銷是客戶找你!
我們每個人都見過推銷員,甚至我們中的很多人都做過或正在做推銷類的工作,其效果如何,付出與收獲的比例,大家心里都清楚。產品很好,但是不吸引人,導致推銷者不招人待見,但又不得不繼續推銷,這種情況不怪產品,也不怪推銷者,而是營銷方式過于老套、乏力。雖然說適銷對路是每一個產品生產的目標,但這并不代表不對路的產品就不適銷,試問很多人淘到家的寶貝,有多少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因此,抓住產品賣點,大做文章,順應時代趨勢,應用接地氣又有新意的宣傳手段做產品,那么“推銷員”也能有春天。
營銷是把雞爪子壓平之后當鴨掌賣
一個好的營銷方式,能夠讓產品本身變得不那么重要,或者說,變得更加多樣。作為葡萄酒企業,主業必然是單一的賣酒,可是披上“營銷”的外衣,那么就可以賣很多了,我們可以賣健康,可以賣格調,可以賣節日,可以賣文化……當產品被“營銷”包裝后,我們就可以用更高尚的姿態去收錢啦!
銷售部不是公司的全部,但公司所有部門都應該是公司的銷售部
高鐵為什么能這么快?因為它不同于普通列車,動力全部由車頭承擔,而是將動力分布于每一節車廂,整體大于個體,整個火車的每一部分都有提速不可推卸之責。作為葡萄酒企業也應是這樣,部門的分工職責既要分明,整體的盈利目標也要統一。銷售部可以拉贊助,編輯部可以拉廣告啊,看到編輯部有錢賺了,行政部也開始蠢蠢欲動,去做宣傳了。一個整體的所有零件都有動能時,整體就算笨重,也能“飛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