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互聯網+時代來了
第三節 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新規則 之二
(三)對于用戶:好用比產品更重要
供給的豐富和產品信息的易得,使用戶愈加傾向于選擇能夠解決自己問題的“好用”的產品,而不再那么依靠對品牌的認知和信賴。
這也是“用戶權利”的集中體現。
足夠好才是真的好,產品不需要完美,卻需要具有能夠快速黏住用戶的吸引力。
用戶的認可,相當于打開了成功的大門,但只是成功的開始而非結果。
產品并不是核心,銷售也不是目的。
新商業的成功,在于用一切手段贏得用戶。
(四)對于企業:免費比盈利更重要
在新的商業世界中,產品就是營銷。
產品不再是死物,它通過用戶的口和手,更通過用戶手中的移動終端,變成了會說話的、活的生命。
一個生命,它的形象靠的是自己的展示,而不是別人的宣傳。
就像孩子的成功是自己活出來的,而非父母可以完全計劃安排的。
周鴻祎一直相信,產品被消費和使用,只是企業、用戶間關系的開始。
用戶使用產品時,其需求才開始被逐步挖掘出來,因此迭代升級非常重要,否則用戶粘性就會失效,后續的價值就會停滯,生意也就此卡殼了。
用戶當然有可能在無數次失望之后摒棄你的產品,但是只要對你的產品的最初印象還不錯,一般用戶不會頻繁轉換產品和品牌。
因為通過產品升級獲得更多功能,比轉換產品更方便簡單,也更省時省力。
從這個邏輯來說,贏得用戶比直接盈利更加重要,因為用戶會為你持續地創造價值。
這也是“免費經濟”可以實現的原因所在——
在用戶價值鏈的其他環節獲得盈利,完全彌補了前期的投入。
成功的免費商業模式,輔助環節其實才是真正的盈利中心。
360的過人之處在于,直接把價格昂貴的殺毒服務費用降到了零。
但通過吸納用戶和增加用戶粘性,在瀏覽器和搜索環節賺了大錢。
亞馬遜低價出售Kindle,以及Facebook正在醞釀的免費無線上網,遵循的也是這個商業邏輯。
對此,互聯網先知凱文•凱利曾在十年前就給出過忠告:“試圖免費的每一個動作都一定能揭示以前沒有發現的各種有利之處。”
產品是構筑新的商業模式的基礎。
小米成功的核心所在就是產品,其產品集中體現了雷軍“讓用戶尖叫”的戰略,也體現了其致勝“七字訣”中的“極致”,即把產品做到極致,超越用戶的預期。
把精力集中在產品上,創造能解決用戶生活任務、好用的產品。
把生意看成一段關系的經營,而非一次交易的達成。
交易是一時的,關系是久長的。
如果與用戶保持住友好的關系,何愁沒有生意可做?
正如Google創始人施密特所堅信的:你照顧好你的產品,產品會照顧你的利潤。
“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共同作用下,用戶的聚集是動態的。
他們會因興趣而聚合,卻很難被細分定位所“擊中”。
用戶已經不必再被動地聽企業的聲音。
企業想要在用戶網絡中獲得影響力,必須與他們融為一體。
(五)對于用戶:興趣比歸屬更重要
社交網絡時代,真正將消費者聚合起來的并不是他們外在的共性和歸屬,而是他們的興趣。
同一個宿舍的女大學生,可能有的喜歡旅行,有的喜歡小眾音樂。
對于她們來說,可能網絡另一端的朋友,比同一屋檐下的同學有著更多的相似之處。
而通過智能手機,每個人都可以接入移動社交網絡,無論天涯海角,都有意氣相投的朋友同在。
消費者更加相信的是“實在”的推薦,朋友的好評遠勝過鋪天蓋地的廣告。
而連接的便捷性,幫助用戶更容易選擇其他用戶好評的產品。
再動人的廣告也比不上一個“贊”!
(六)對于企業:社群比細分更重要
在社交網絡時代,以企業為視角的高傲的消費者細分定位,已經趕不上市場更新的速度了。
唯有主動地構建和培育用戶社群,才有可能贏得成功。
小米賴以成功的“粉絲經濟”的核心,就在于營建了一個活躍的社群。
“為發燒而生”的研發理念,聚集了渴望優質手機的用戶,并且進一步擴展到更多渴望擁有高性價比手機的用戶。
小米不需要判斷誰是我的潛在用戶,不需要針對“目標細分人群”開展營銷傳播。
小米的粉絲社區里,聚合的都是它的用戶和潛在用戶。
共同的興趣是建立關系的基礎,而社群則是關系建立起來的外在形式。
在網絡世界中,世俗的地位、權勢不能說不再重要,但整個市場環境確實更加平等和民主,因為成為誰的粉絲是用戶自由的選擇。
所以,電商最流行的問候方式是“親”。
會說話、有意思、低姿態的草根明星,比只會擺譜的權威大佬更加有人氣。
被用戶當成朋友是難能可貴的,杜蕾斯被親切地稱呼為“小杜杜”,一再蟬聯社會化網絡營銷的冠軍。
小米則更進一步,從CEO到工程師都和用戶做朋友,所以雷軍說自己是“全員營銷”。
全球廣告投放的頂級巨頭Nike,在2013年有個非常重要的舉措,即“社交媒體業務in-house化”。
也就是說,它將獨立運營社交媒體業務,而不再交給廣告代理商去運營。
Nike官方的解釋是,這將有助于Nike更好地了解消費者,并促進他們與消費者的溝通,而且Nike也認為數字營銷能更好地體現其商業策略。
事實上,從2011年開始,各大企業已經在廣泛地使用社會化媒體來進行營銷推廣。
在互聯網+時代,致力于構建、整合、融入用戶的生活網絡,遠比擁有更多的資源和資產更有意義。
用戶的“體驗專屬自己的網絡關系”訴求,使企業可以在產業生態圈網絡中,找到最適宜自己發展的市場位置。
本文系《二維碼:萬物的入口——互聯網+時代的營銷圣經》連載(6)
待續……
(參考文獻:《互聯網思維下的商業新規則》,砍柴網. 2014.3.17.廖建文&施德俊)